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端平入洛,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主戰派和主和派各執一詞,最後理宗拍板了,出兵河南,收復三京。

這是理宗當上皇帝以來第一次親自做出的決策,此前從寶慶元年到紹定六年一共九年的時間裡,雖然自己貴為天子,朝堂上卻毫無說話的份兒,一切都要聽從史彌遠的安排,如今史彌遠死了,自己終於親政,是時候有一番作為了。

二十九歲的理宗要擺脫傀儡皇帝的陰影,收復三京立下不世之功自然是最好的途徑,如今大好機會就在眼前,此時不出兵何時出兵?

有了理宗的支援,端平元年六月,朝廷正式下詔北伐,淮西制置使全子才率軍一萬從壽春出發渡河直取開封,淮東制置使趙葵率軍五萬從揚州出發,經南京應天府後進入開封,淮西淮東兩路宋軍在開封會師之後再繼續向西拿下洛陽。作為後備,由兩淮制置使趙範率所部坐鎮後方,隨時策應前方兩路宋軍。

不是南宋拿不出更多兵力,而是當時國家的後勤供應能力根本無法支援更多兵力北上,淮東地區經過李全之亂後本就殘破,淮西又是宣宗年間宋金交戰主戰場,兩淮能夠拿出來的力量也就這麼多了。

然而就算僅僅六萬宋軍,南宋的後勤也供應不上,原本在理宗決定出兵之後,首相鄭清之想讓京湖戰區出些軍糧,意思你史嵩之不願出兵也就罷了,配合兩淮宋軍供應些軍糧總可以了吧。可沒想到史嵩之也很有意思,朝廷不聽我的非要出兵北伐是吧,我不幹了。

朝廷問史嵩之要軍糧的命令還沒送到,就先收到了史嵩之的上梳要退休回家歸養田裡,辭職了,不幹了。

史嵩之撂挑子了,朝廷又想讓京湖戰區配合運糧,於是就又提拔了新的官員任安撫使,暫代史嵩之制置使的職務,可新安撫使走馬上任之後發現,京湖戰區的這些兵馬糧草,他連一個子兒都調不動。

官場不是請客吃飯,也不是指哪兒打哪兒,誰的人就是誰的人,川陝有川陝的規矩,京湖有京湖的規矩,不按規矩來誰也別想辦成事兒,哪怕皇帝親自安排也是白搭。

碰了一鼻子灰之後,朝廷只好依靠兩淮兵力北伐,全子才出發的早,發現一路上果然像谷用安描述的那樣,整個河南地區沒有任何蒙古駐軍,宋軍沒遇到任何阻力很快便來到開封城下。

當時開封最高軍政長官是原金國官員崔立,此人在金國時賣國求榮率先投降了蒙古,部下都很恨他,得知宋軍接近的訊息後部下們密謀幹掉了崔立,然後開城迎降,全子才不費吹灰之力輕鬆收復開封。

全子才是直接北上進入開封,而趙葵卻要先取道南京應天府然後再北上開封,故而中間耽誤了一陣子,全子才六月未出就到了開封,趙葵一直到七月下旬才進入開封。

兩路宋軍勝利會師,按說應該士氣大振,然後再接再厲收復洛陽才對,可趙葵進入開封后並未第一時間與全子才商議出兵洛陽之事,而是指責他為何在開封逗留半月毫無作為,不發兵收復洛陽。

淮西比淮東距離河南更近,但全子才卻並非故意貽誤戰機,主要是淮西軍沒糧食吃了。原本京湖戰區調不來糧食之後朝廷決定還是從江南往河南運糧,可就在宋軍發兵之後,蒙古人也很快打探到了宋軍動向,掘開了開封北側的黃河河堤,一時間山東南部、河南大部、淮北一帶方圓幾千裡成為了千里澤國。

原本從江南往河南運糧可以走京杭大運河再轉汴河,但金末戰亂,汴河和大運河早已阻塞,糧食無法漕運只能陸運。蒙古人掘開黃河之後道路被淹泥濘難行,行軍勉勉強強,但運糧車根本拉不動。

後方軍糧運不過來,出兵前也沒帶多少軍糧,從開封到洛陽最少也得三四天行軍時間,全子才因此不敢貿然前往洛陽,畢竟在開封城裡待著可以少消耗不少糧食。可趙葵可不管你這些,在他看來全子才先到開封,停留半個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大唐小地主

大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