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臨安危局,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賈似道被貶而死的同時,南宋朝廷迎來了一段難得的喘息之機,德佑元年三月元軍在攻佔溧陽後突然暫停了進攻,原因是農曆進入四月份,江南開始炎熱起來,伯顏的蒙古將領和士兵們受不了了。
趁著敵人休整的工夫,朝廷火速下詔各路勤王,在趕來入衛臨安的各路勤王之師中,贛州知州文天祥帶來了五萬軍隊,成了臨安最後的可戰之師。
文天祥原名文雲孫,吉州(今江西吉安市)人,端平三年生於吉州富田村,相傳出生前祖父夢到孫子“騰紫雲而上”,故給孫子起名文雲孫。
文雲孫家中一共兄弟姐妹七人,文雲孫是老大。父親文儀是當地有名的大儒,文雲孫自幼便受到了父親的諄諄教導,父親不僅自己給七個孩子教授知識,還聘請家鄉其他名師來家中授課,文雲孫兄弟們便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逐漸長大。
隨著年齡的增加,文雲孫學到的知識越來越多,而父親文儀也發現了文天祥一個有趣的愛好:除了普通的四書五經外,文雲孫特別愛讀史書中的忠臣傳,歷朝歷代忠臣們的故事都被他如數家珍。
自古英雄出少年,文雲孫也不例外,由於學問紮實,文雲孫早早便考完了吉州貢士,寶佑四年,二十一歲的文雲孫趕赴臨安參加科舉考試,一般來說,二十一歲的年紀如果能高中進士已經是天才了,可文雲孫可謂天才中的天才,他在這一年的策論中高中榜首,成了當年進士科的狀元。
文天祥的策論寫的實在太漂亮了,漂亮到理宗都為之讚歎,親自召見了他勉勵,並且給他賜了字-宋瑞,意寓著大宋有了你文雲孫是國家的祥瑞。
皇帝親自賜字何等榮耀,由於文雲孫本來是有字的,字天祥,理宗賜的字又不能不用,於是乾脆把字做名,改名文天祥,字宋瑞。
少年狀元、意氣風發的文天祥本該有著遠大的前程,可就在自己中進士不久,噩耗傳來,父親文儀病逝,文天祥回鄉守孝。
開慶元年,居喪期滿的文天祥被朝廷任命為寧海籤判,就在當年忽必烈南下圍攻鄂州,臨安震動,董宋臣請求遷都四明。文天祥聽說之後立即上梳請求誅殺董宋臣以安社稷,後來因為賈似道成功苟合南宋朝廷不再追究任何人的任何過錯,董宋臣也因此未受處罰。
雖然文天祥沒能扳倒董宋臣,但這位仁兄名聲實在太臭了,鄂州議和後諫官們不斷上梳彈劾,理宗不厭其煩最終還是罷了董宋臣的官,把他攆出了皇宮。可好景不長,景定四年,晚年的理宗似乎又想起了董宋臣的貼心,再次把董宋臣從外地召了回來。當時文天祥任職刑部郎官,聽說大奸臣董宋臣又回來了立即上梳請求理宗收回成命,否則自己就辭官不幹了。
小小的刑部郎官在皇帝那兒根本就不夠看,文天祥的上梳沒等來任何回應,董宋臣還是回到了宮中,失望的文天祥見狀辭職回鄉,經過幾年為官生涯,文天祥對腐敗的吏治心生厭倦,雖然此後在賈似道安排下短暫出知瑞州(今江西高安市),但不久後因母喪再次去職守孝,一直到鹹淳五年才再次出來做官,轉任多職,鹹淳九年開始任贛州知州。
德佑元年正月,南宋朝廷下詔諸路入衛臨安勤王,文天祥在贛州散盡家財以為軍資,加上贛州本地守軍,短短數月間居然聚集起一支五萬人的大軍,於當年七月正式率兵北上。
朝廷的勤王詔書雖然便傳諸路,真正形成有規模戰鬥力的卻只有文天祥這一支援軍。文天祥到達臨安後,朝廷在主和派宰相陳宜中的主導下一心求和不修戰備,文天祥多次上梳要求重整全國防務均未收到回應,陳宜中派出去求和的使者也被元朝拒絕,南宋朝廷想打打不過,求和求不得,就這樣一直耗到了十月。
到了十月,耗不下去了,因為秋高氣爽天涼快了,元軍再次開打了。元軍此次南下開戰主要兵分兩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