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襄樊陷落,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順墓旁,為兩位英雄立廟祭拜。

給襄陽送去了急需的補給,卻又損兵折將提高了元軍警惕,李庭芝深知自己帶到郢州的數萬宋軍還遠不是元軍對手,硬拼肯定打不過。既然硬拼打不過,就得想辦法智取,元軍主帥是阿術和劉整二人,如果能讓二人窩裡鬥,那宋軍豈不就能坐收漁人之利?

劉整是南宋叛逃到元朝的降將,自古以來降將都不怎麼受待見,李庭芝決定搞一出驅虎吞狼之計,讓阿術或者元朝朝廷以為劉整要謀反,幹掉劉整。

用技就是演戲,既然要演戲那就得演的真真切切,李庭芝從臨安那裡要來了由南宋朝廷下達的詔書,封劉整為燕王、盧龍節度使,然後派和尚帶著詔書、符節、金印等物品前往蒙軍大營中求見。

來路不明的和尚突然來到劉整營中,訊息很快不脛而走,阿術不敢怠慢立即上報朝廷,劉整為了自保只好隻身北上遠赴開平覲見忽必烈,解釋自己對此事一無所知,一定是南宋為了自保而挑撥離間,想借朝廷之手殺死自己好讓圍攻襄陽的元軍群龍無首。

忽必烈戎馬半生大風大浪見過的多了,心裡一盤算便大概瞭解,再加上劉整如此誠惶誠恐專門跑來解釋,稍作考慮後便沒有怪罪此次南宋冊封劉整之事,而是好生安慰一番,下令將南宋來的和尚處死,表示對劉整的絕對信任。

涉險過關的劉整回到前線後很快找到了攻克襄陽的訣竅:部將張弘範前來獻計:襄陽與樊城分列漢水南北,以往常以浮橋互通互救,樊城小襄陽大,可截斷水道後先取樊城,則襄陽不攻自破。

以前元軍水師不成型無法攻打浮橋,如今水師已達十萬之眾,在劉整指揮下,輕鬆佔領樊城南、襄陽北的灘塗之地,兩城之間浮橋斷絕。接著在南宋鹹淳九年、元朝至元十年正月,元軍對漢水北岸的樊城率先發起總攻。

樊城規模雖小於襄陽,但城防同樣堅固並不好打,元軍此前也曾多次攻打樊城沒佔到什麼便宜,但此次發起總攻元軍上下志在必得,因為他們搞來了一批新式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回回炮。

回回炮從本質上來講屬於一種改良型的投石機,之前無論是宋金還是蒙古,攻城用的投石機都是以士兵拉動繩索蓄力為主,能丟擲的石炮質量和射程都很有限,但回回炮不一樣,在其炮架上有槓桿,槓桿一頭放有配重,另一頭用來擱置石炮,只要配重放得夠重,就能帶動足夠重的石炮,威力和射程遠超原先依靠人力蓄力發射的投石機。

這麼先進的武器並非元朝自己發明創造,而是旭烈兀西征的時候在中亞學到的先進技術,旭烈兀跟忽必烈親兄弟感情深厚,元朝跟伊爾汗國關係一直也都很好,這種大殺器很快便從伊爾汗國傳回到了元朝。

南宋鹹淳九年、元朝至元十年正月,阿術部將阿里海牙率元軍炮兵部隊出現在了樊城城下。接著萬炮齊發,樊城城牆頃刻間土崩瓦解,元軍全面殺入樊城。樊城守將牛富率軍拼死抵抗,與元軍展開巷戰,終因寡不敵眾,部將範天順自縊而死,牛富戰鬥到最後身負重傷不願被俘,自焚而死。

樊城守將牛富與呂文煥頗有私交,元軍兵臨城下之初二人就約定互為唇齒,一城有難另一城務必拼死相救。由於浮橋被元軍毀掉,呂文煥在南岸的襄陽眼睜睜看著牛富孤軍奮戰卻無法派兵救援,每天在城牆上遠眺樊城戰況都要痛哭流涕。

友軍越打越少,敵人越打越多,襄陽城眼看著就要守不住,但呂文煥依然不願意放棄。樊城失陷後阿里海牙帶著炮兵部隊移師襄陽城下進攻,襄陽堅固的城牆在回回炮的打擊下被開啟不少缺口傷痕累累,呂文煥率軍拼死搶修工事卻阻止不了城中渙散的軍心,不少宋軍連夜逃出城去向元軍投降。

仗達到這個份兒上,其實襄陽的失陷只是個時間問題了,但為了減少攻城傷亡,元朝還是希望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大唐小地主

大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