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拿下他
朝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零一章 拿下他,末世災變:我的熟練度面板,朝頂,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距離大比只有十三天了,我知道你們肯定有人在心裡想著馬鞍馬鐙的事,我告訴你,很可惜的事情是,這一次大比,我們依然還和以前一樣,只能借用到韁繩。”
士兵前方身形高大魁梧的李明比一眾軍漢還要壯碩,由於從小習武身上那種精氣澎湃,渾然若淵的氣質更是碾壓一眾軍漢。
為了確保大乾這裡會‘敗’建明皇帝給每一次諸國大比都會只給從國家之中選出來的英傑僅僅二十天的時間來熟悉自己的兵馬,去和這些其它國家的王牌軍隊作戰。
如此一來強大的大乾屢戰屢敗,必然引起其它國家的驕心,驕心之下,如何不會敗亡?
但是同樣的,李明這一次也只有二十天的時間,這前面七天時間裡,他花了三天的時間和大乾手藝最精湛的能工巧匠講解討論馬鞍馬鐙的打造方式,如何更快速的生產更好用的馬鞍等等,大大的加快了馬鞍馬鐙的製作。
隨後四天時間,有兩天時間接賞,有一天時間安置內宅,也就是說他只和眼前的這三百位士兵見了一天的面。
但是他只有一天時間,不代表王光允和劉武劉壯趙秀四個只有一天時間,事實上他們從第一天開始就一直在軍隊裡泡著,幫助李陽按照他的想法訓練這些新兵。
他訓練的科目很簡單:帶著兵器跑步,列陣跑步,學會報數,站軍姿,喊口號,按照他之前在家裡交給他們的訓練集體性,在第一天他確定下來章程之後,就一直由王光允四個在代為訓兵。
如今是他第二次見這些兵馬,讓李明滿意的是,為了給與其它國家,特別是西域匈奴威脅感,這一次大乾不僅派出了他這個‘名人’更是給與了他一批不錯的軍隊人手。
不說別的,單單是他們的身體素質,只要是稍微有個腦子的,帶著他們就能打贏其它國家,對匈奴王牌軍造成很強的威脅性。
這一批軍源的素質忽然拔高,又加上了李明這麼一個大名鼎鼎的主戰派,讓匈奴如何能不產生大乾正在積極變強的感覺?
在此前大乾積弱的印象之下,忽然之間大乾有雄起的架勢…………匈奴會忍住不知兵嗎?
其實李明並不會練兵,特別是古代計程車兵。
但是為了保證作戰士兵的戰鬥力和體力,對士兵的訓練又是必不可少而且十分重要的。
不過一切世間一切東西都是大體相同的,他知道在地球,古代士兵的日常訓練中大體可分為三部分,分別是進行武器操練、體力訓練和佇列陣法。
首先就是武器操練,古代士兵的武器操練是一種必須的技能,只有掌握好對武器的使用,才有可能在作戰中擊敗敵人。
在地球東國古代的武器操練可以以宋代為一個分水嶺,宋代以前主要以操練弓弩刀劍等冷兵器為主。到了宋代大規模的使用火藥於戰爭中後,宋及以後的朝代中,冷兵器和火器協同操練就成了主要特色。
冷兵器古代士兵的武器訓練的主要冷兵器有弓箭刀、劍等。弓箭的使用應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對於弓箭的來源《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裡是這樣解釋的:“弓生於彈”彈即彈弓,所以弓箭是由彈弓所產生的。
在火器發明之前,弓箭都是冷兵器中的遠距離殺傷武器之最。而練弓箭一方面可以提高遠距離射擊敵人的準確度,另一方面則可以提高士兵的臂力。
刀是古代的冷兵器之一,是一種單面長刃的短兵器,也是古代步兵的主要作戰兵器之一。在刀的各種類之中,環首刀是最具有殺傷力的近身冷兵器,主要被使用在東國的兩漢時期。
在魏晉南北朝時,長刀是騎兵作戰的主要工具,後來到了宋明時期,短刀則成為了主要作戰工具。士兵訓練刀的使用,很容易提高自身作戰能力以及身手的敏捷程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