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7頁,科舉文裡做考官,辛宸,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方靖遠特地宣告,辦學的所有費用,都有官方負責,齊魯書院亦屬於官辦,不僅所有學業合格的學子都可以獲得參加山東東路解試的資格,其中優秀者還可以免解直接推舉入會試,直升車一鍵直達臨安會試。

辛棄疾還帶去了一份書單和整整一車的新書,是這兩年來的《大宋朝聞報》和臨安書市新出的各類新書。包括並不僅限於方靖遠給太學開拓思路後的混合型《三年解試五年會試》,新版四書五經集註,以及各類雜書和史傳等等。

「因臨安近年來書市繁榮,每年所出之書汗牛充棟,所帶十不足一,唯有興辦書院後,方可建藏書樓,光收萬卷書,無償開放與學子,方能不負齊魯先賢之名。」

說罷,看著孔府的現任家主雙目痴迷地黏在這些書上挪不開步子,辛棄疾就知道,這事兒,成了。

方靖遠說的沒錯,對讀書人而言,什麼金銀珠寶,都比不上這些書。

知識就是財富,知識就是力量,現在這力量,屬於他了。

第一百二十七章 生而知之

當年汴京覆滅, 趙構南下時,曾帶走了孔府嫡支子孫和當時的衍聖公,後來在衢州建立孔府宗廟, 而當時佔領山東的完顏宗翰乾脆從孔府子弟中另立了一位為衍聖公, 以至於形成了孔府南北兩宗廟。

江山輪替, 孔廟不倒,方靖遠並不想對此多做評價,只是想以書換書,順便能從裡面挖點人才出來,借點東風, 好將自己的「齊魯書院」真正在山東立住。

畢竟,他也沒打算完全走儒家的路子,如今的孔府明面上還當著大金的衍聖公兼曲阜令, 也不敢大張旗鼓地給予支援,彼此心照不宣即可。

齊魯書院和海州的雲臺書院一脈相承, 走的都不是正統的儒家書院路子,而是全科發展的綜合類書院。

高舉著「有教無類」的招牌, 將有些老夫子「於理不合」的抗議硬生生堵了回去, 辛棄疾對方靖遠這招再贊同不過。他本就是個文武全才的人物, 生逢亂世, 更加明白單靠讀四書五經救不了大宋, 更別提光復故土中興大宋了。

四書五經是基礎,要學;武學能強身健體還能對抗金兵,要學;算學處處有用,要學;醫學乃養生之本,要學;工學能借力自然,更要學……辛棄疾兼任齊魯書院的院長, 不光想把雲臺書院的架構和課本老師都搬空,若是能抽出時間和精力,甚至還想著自己也跟著都學一遍。

對辛大佬旺盛過人的精力和孜孜不倦的求學精神,方靖遠深表佩服,順道就將剛剛新開的農學課程一併打包給他。

辛棄疾起初還對在書院開「農學」課程深表疑惑,等看到他打包送來的書,頓時拍案叫絕。

其實《齊民要術》在北魏時代就已成書,然而在先前科舉取仕只重四書五經,詩詞歌賦為錦上添花,誰要去學這農書反倒成了旁門左道,方靖遠在臨安做兼職博士時,跟翰林院和太學真·打成一片,為給學子們出真題是挖空了翰林院和太學的藏書,從裡面找出了全本的《齊民要術》後,便如珍如寶地復刻了一本,後來帶到海州,安排人照著研究了一遍後,又增加了不少他所瞭解的相關知識,耗時整整一年,才算將這門農學課形成體系。

畢竟,這門課本不在科舉出題範圍內,士子們原本很少關注,官刊善本更是輕易不會出借,非朝中之人不可得。可被方靖遠重新修訂整理後,不光是辛棄疾,其他學生也發現,這門課中的學問雖跟考試的關係不算太大,可跟做官的關係就大了去。

大宋雖說重視商業,但同樣不忘以農為本,考核官員的業績指標中最重要的,便是農桑一項。開荒種植和農桑收穫都是評優重點,只讀四書五經是讀不出這些業績來的。而《齊民要術》「起自耕農,終於醋酸」,從選種育種到種植,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別跑,你註定是我的

蔡蔡沫沫

我以為我懷的是男主的崽[穿書]

青城山上

夜間飛行

栗子雪糕

究極神豪打臉系統

巨星家駒

離婚後鹹魚美人揣崽了

楚濟

棄妃直播:金主陛下,來翻牌

九命貓x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