噸噸多吃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抱大腿的日子十五,黃粱繞樑三日,噸噸多吃點,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上!荊州首當其衝!處理不好,父親估計要辭官謝罪了。”
“大公子善,但君上聖明,大概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不然,荊州怕不是要亂,這裡可是南北的樞紐啊!如此重要,朝中的大人們會看著它亂起來?我最近看城內的治安還可以呀,難不成是您的父親把他們都抵禦在了城外?”
大公子心裡冷笑,一個大地主都看得明白的事情,那位“聖明”可還真看不明白,白瞎了那些當世大儒灌給他的聖賢書,竟想著藉此來削弱他父親的實力,一點也不管自己百姓的死活:“是的,我們沒敢放他們進來,甚至外城牆都不敢給他們靠近,就怕他們會找工具挖牆偷偷進來,還在城外不遠處架鍋施粥,但怕他們吃飽了賴著不走,粥米都是放少些的,也就給點有味道的熱水甜甜嘴這樣。”
李聞弦知雅意,恭敬的說道:“大善,李某不才,家中還是有點米糧的,有需要請郡守和大公子不要客氣。”
“哎,說什麼呢,哪需要你們老百姓出力呢?這些都是像上申請同意後,才動用糧倉裡的糧食,但因為各地天災,我們能給的還是不多,到如今,因為缺少糧食,荊州各地已經陸續發生了幾十起的暴動!直接鎮壓,那可都是大夏的子民!大家難下得去手啊!爹爹也不忍!”說著大公子直搖頭,一臉的悲天憫人。
李聽此暗地裡撇撇嘴,不忍什麼,還不是不忍自己手中的軍權被削弱,一旦管控不住發生衝突,流民沒了也就沒了。但他們實打實養出來計程車兵沒了,那才真的很令人心痛!
看這情形,以後不止要有糧,還要有足夠的武裝實力才能很好的存活下去,現在用來驅趕飽受流離之苦的流民,免不了衝突,犧牲估計會很大,他們父子兩才捨不得呢。
“可惜了,我唯一能幫得上得上忙的,大概就是出點糧食資助一下,但是我們村最近也很艱難,根本就沒有多餘的糧食運出,所以大概就只有我自己家的存糧能拿出來。”
“我知道,你們縣這兩年才多少收成,那麼點我也沒指望過,你是不知道,整個荊州城富戶家內糧倉的陳糧加起來大概勉勉強強夠賑災,但他們就是不願意出糧,哪怕那些糧食在他們的倉庫內發黴、變味漚爛!他們也不願拿出來。”
李元錢聽此心思一動,“大公子宅心仁厚是我等福報,我有一計,可以讓他們主動交出家內陳年雜糧用於救災,不知大公子是否會介意災民們吃了不乾淨的食物,導致出點什麼?比如腹瀉、腹疼、全身低熱的但又不會死人的問題。”
“哎,都這樣了,還在乎入嘴後會不會腹痛如刀攪嗎?只要他們表現出來的疾病沒有傳染性,更不至死導致引發瘟疫,當然是能填飽肚子才是正經的呀,況且這些變質的糧食吃下肚後能比他們挖山裡的白麵吃了後更糟糕?”
李元錢想起有不少人因白麵吃太多導致腹部像十月懷胎的婦人一般離去,雖說都是被活活漲死的,舒服過做餓死鬼,但是排不出去也難受呀!現在只是吃一些變質的糧食而已,確實比吃白麵好太多了,心中沒有了顧慮就大膽了許多,“不會的,他們吃得又不多,搞不好有力氣上路後,還沒走出荊州都沒事了。”
“大善,可他們怎麼會出荊州?我這裡可是有官府施粥啊!怕是一路來,也就只有我荊州幹這種傻事。”
李元錢想想也是:“不知大公子想他們走嗎?”
“我覺得,現在荊州的人口還是很充足的。”
“那就可以在坊間市裡找人說,哪個哪個州官府施粥,米有多少,哪個哪個州還給來投奔的流民安置房住和白薯吃!至於為什麼會有這麼好的條件?當然是因為當地死太多百姓了,官家的政績不好看,錯過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只要不是官家的人出面說,誰說的,都只是流言!”誰信,誰就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