噸噸多吃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抱大腿的日子十五,黃粱繞樑三日,噸噸多吃點,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幾次赴宴下來,來的人越來越少,能力和品格卻越來越拔尖,李也就明白了請帖的深意,但還沒有表露出想要投靠的意願,因為郡守的態度他還沒有看見。
荊州的郡守也是個有能力,現在大概還覺得自己正值壯年,又不糊塗,心思不好猜。但據他了解,郡守年輕時是靠戰功升上來的,遇到了位好長官,在邊疆打仗時期救了他一命。被救的將軍本就是心胸寬厚之人,對待手下的人很好,從不貪圖他們的軍功,現在遇上個對他有救命之恩的手下就更加,不僅打仗常帶他積累經驗,在有官位空缺時也拉了他一把,使得他就從軍中出了頭,做到了邊境宛城的郡守,誰都以為他會在那個位置坐一輩子。
荊州的地理位置很好,剛好卡在南北方中間,使得它雖說很冷,但四季分明,州內又多平地,導致糧產豐富。
同時還有發達的航運遍佈,算是南北方航運的樞紐中心,朝中對這的控制也不弱,一般沒有什麼窮山惡水出刁\/民的事情需要郡守、縣令冒著生命危險去管教,算是個刷資歷的好地方。當時荊州老郡守告老還鄉,把位置空出來之後,朝中幾個派系爭執不下,一直定不下讓誰家的去。
皇帝一看,總不能讓這麼重要的郡守位空出個半年吧,到時候還不知道會亂成什麼樣呢?又見現在的人選內有合適的郡守在候選名冊,資歷又夠,還能空出宛城的位置給他插人進去掌點兵權,便點了他去頂著,後來有更好的位置騰出,有能力的也就看不上這塊地了。地方是個好地方,但是沒有一定的能力,還是管不住的。位置太顯眼了,做的不好,很容易就暴露了自身平庸的能力。
沒能力的又上不去,因為現任郡守不受各方勢力拉攏,誰也不投靠,不願意幫人家做打工仔,更不願把自己辛勞幹出來的功績拱手讓給空降部隊。那你做得再好,在搶板凳的時候也沒大腿幫你說話。也沒導致他在這個位置一坐就是10幾年,到如今快要退休了,還是郡守!但這也側面說明了,這位郡守在這裡經營多年!實力不是一般的雄厚,是位說什麼都要荊州抖三抖的存在,會對大公子的動作沒反應?
太子乾點對皇位有出格的行動,沒收好這大逆不道的想法,皇帝氣不過還有可能會貶他為庶民呢,更何況只是個郡守而已?會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兒子,在自己還正有活力的時候來分權柄?
所以李元錢只想像現在這樣,做一做事情,但不做壁花;能幫的舉手之勞的就幫,再多的,超出面子情可以幫的就沒有了。
後面再多來幾次聽一聽,他心動了,他發現這位同樣是二十多歲的大公子,本身也是驚才絕豔的人物,心胸還開闊,哪怕沒有郡守助力,以後的成就大概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再看看願意來赴宴的,都是出類拔萃之人,他敢說,能耀眼整個荊州的明珠都在這裡了,他們說話有理有據,思維敏銳。他一個後世經過填鴨式教育,說是能在半小時內答對百道腦筋急轉彎的未來人都差點跟不上,這大概就是現實版的“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現場版,吃透了就是幾輩子的財富,以後穿多少個世界都不帶不怕的,也就對於他的招攬不再拒絕,基本上有空都會去,叫幹什麼就幹什麼,但也不會很熱血的就去搶活幹,明晃晃的就給自己貼上標籤。誰讓玖玖給他打了一個堅實的大後方呢。
熟悉了以後,大公子也不拿他當外人,偶爾也會私下只招他來品茶、聊荊州的風土人情,席間,非常苦惱的跟他大倒苦水。
“荊州的旱災越來越嚴重,我見父親的書房燈常常亮一夜,再這樣下去,我生怕他的身體扛不住啊!這也就算了,南方現在還在發水災,一點退卻的跡象都沒有!哪怕退了,還有連日的大雨在等著,簡直是聞所未聞,導致流民日益增多,再這樣下去,南方怕不是要十室九空了!到時候只會有更多的流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