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賴天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一章 五代十國,菩提道祖,唯賴天恩,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888年唐昭宗繼位後,宰相崔胤與宦官韓全誨爭權。唐昭宗被宦官韓全誨幽禁,崔胤緊急召喚朱全忠(朱溫)入援。而韓全誨強迫唐昭宗投靠李茂貞,朱全忠(朱溫)於是率軍圍困鳳翔。隔年,鳳翔軍糧草耗盡,李茂貞只好殺宦官韓全誨等人,與朱全忠(朱溫)和解。朱全忠(朱溫)趁機掌控朝中大權,還屠殺宦官數百人,派兵控制長安。崔胤後悔不已,有意擺脫朱全忠(朱溫)的威脅,暗中招募六軍十二衛,被朱全忠(朱溫)在長安的眼線所察覺。904年朱全忠殺崔胤,逼迫唐昭宗遷都洛陽,同年8月弒唐昭宗,另立昭宗子李柷為帝,即唐哀帝。朱全忠(朱溫)本想等統一後再奪取帝位,但因徵淮南失利,於907年逼迫唐哀帝禪讓,不久又殺之,唐朝亡,五代十國時期開始。他改名朱晃(朱溫),國號梁,史稱後梁,他即後梁太祖,最後定都東都汴州。

五代各朝雖然掌控中原與關中地區(除後梁未控制關中),但是沒有像唐朝一樣成為所有藩鎮認可的共主,主要勢力範圍也不出華北地區,只能說是一個藩鎮型的朝廷。各地藩鎮在唐朝滅亡後,初期有些政權依舊使用唐朝年號割據一方,有的奉五代為正朔,其他則是保境固守或稱帝爭天下。不管他們的外交策略是什麼,這些藩鎮都已經獨立自主,其中十個同時或相繼存在的具代表性的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家稱為十國。

中原地區歸附後梁的半獨立政權有義武節度使、北平王王處直、成德節度使、趙王王鎔、盧龍節度使劉仁恭(911年其子劉守光稱帝獨立)等,獨立的是鳳翔節度使、岐王李茂貞建立的岐國,河東節度使、晉王李克用建立的晉國。蜀地方面,西川節度使、蜀王王建建立前蜀;湖廣一帶,佔據江陵周圍的荊南軍高季興在後唐時獨立,湖南武安軍馬殷建楚國,兩廣(嶺南)清海軍劉隱建南漢;江南地區,佔據兩淮吳地的淮南軍楊行密建吳國,浙江錢鏐建吳越國,福建王審知建閩國。另外,交趾靜海軍曲承裕自立,在越南歷史上被稱為曲家,是越南地區脫離中國的開端。項族組成的定難軍也在陝北夏州一帶割據自立。位於河西瓜州的歸義軍一度建立金山國。此時晉、岐與吳依舊奉唐室年號,而前蜀稱帝,均不承認後梁,其餘政權都臣服後梁。因此也難怪歐陽修說:“嗚呼!五代之亂極矣。”

後梁太祖朱全忠(朱溫)針對唐朝後期的弊端做出不少強烈改革。他極度厭惡宦官,曾拒絕在南方避難的宦官返回京城;討厭唐廷高階官員,啟用失意士人如李振、敬翔等人,並且聽從李振建議,屠殺宰相裴樞、崔遠等三十名高官,史稱白馬之禍。這些失意士人重實際而輕名義,是五代政治人物的代表。經濟方面重視農業發展,致力減輕賦稅;對軍隊十分嚴厲,如大將戰死,所部士卒一律斬首,稱“跋隊斬”。然而後梁太祖晚年荒淫無度,甚至不顧倫理,經常召諸子之妻入宮陪侍。外交方面,後梁立國之初,幾乎所有國家與藩鎮都表示臣服,只有晉、岐、前蜀與吳敵視後梁,依舊奉唐室年號。其中晉國的李克用更是後梁太祖的死敵,自開國起後梁太祖就北伐晉國,在潞州(山西長治)與李克用僵持不下,史稱潞州之戰。

李克用因憂勞去世後,其子李存勖在李克寧、張承業的輔佐下而獲得勝利。910年後梁太祖懷疑成德軍與晉密結而率軍進伐,迫使成德軍王鎔與義武軍王處直倒向李存勖。李存勖率軍於柏鄉(河北柏鄉)擊潰後梁軍,成功救援成德軍,而梁軍元氣大傷,史稱柏鄉之戰。北方之雄劉守光為人殘暴,且是晉的強敵。他於909年被後梁封為燕王,建立燕國,911年稱帝,史稱桀燕。隔年,李存勖派周德威討伐劉守光,朱溫親自率軍救援,但被晉軍擊潰。劉守光最後於隔年被李存勖攻滅。

朱溫敗退洛陽後病危,次子朱友圭不滿朱溫有意立養子朱友文為太子,趁機刺殺朱溫而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震驚,師尊是我的未婚妻

灣溝洋芋

我有一個萬物空間,還能自動修練

三兩風吹

在末世忙著看傳說裝逼

殃隨禍心

炎神之錄

羽玲玲

文道風流

無名少年瘋子郎

七零空間物資:錦鯉長嫂養崽崽

賺錢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