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賴天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九章 六祖慧能,菩提道祖,唯賴天恩,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講授《金剛經》,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突然當下頓悟,特效就大概是天降一束神光直接引到惠能頭上。惠能隨口說偈,也就是震驚世人的五個“何其自性”,“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五祖聞偈後,大喜,徹底打消了疑慮,深知惠能已經真的開悟,識得了自我本性。他握著惠能的手,語重心長的說:“我年事已高,以後發揚禪宗的重任就交給你了,你一定要好好發揚光大啊。現在時機還不成熟,不要急於傳法,要等待。”
弘忍大師授予了惠能衣缽,惠能懷著無比敬畏之心接過了菩提達摩的信物。五祖讓他速速離開,不要逗留,恐有人來搶他衣缽,加害於他。五祖親自送他到江邊,搖桿擺渡,要渡他過江,送他最後一程。此時已經不關是師徒關係了,而是五祖渡六祖過江。惠能堅持要自己擺渡,他說:“迷時師渡,悟時自渡。”我迷茫的時候師父渡我,當我悟了,我就自己渡自己。渡江後,惠能一路南下,他謹遵師父的教誨,不傳法,不表面身份,可是還是有很多人沿路追襲,使他歷盡艱辛和干擾。後來他混入了一個獵人隊伍中,隱姓埋名,一躲又是十五年。期間最不適應的是飲食問題,因為他不食葷。在十五年間,當獵人們煮肉的時候,他就將青菜放在鍋邊烤,只吃素,於是有一句話叫“但吃肉邊菜”。也很多次惠能趁人不注意,將誤入陷阱的小動物偷偷放生,禪宗人慈悲為懷。
有一天,首座行思對六祖慧能說:“師父,近來從各地來的學僧超過了千人,再過幾日,遠在數千裡的荊州通應大和尚,也將率領他的數百名徒弟來皈依您,寺中的房屋已不夠居住了。”慧能說:“那就找幾處山水清幽之處,再建幾處寺院吧。通應律師是我受戒的師父之一。他反而來皈依我,無論如何也不能太委屈了他們。”“是。不過……”行思欲言又止。慧能大師的心像天空一樣空明、靈透,馬上問道:“有什麼難以解決的問題嗎?”行思說:“整個曹溪幾乎每一座山、每一塊地,都是大財主陳亞仙的。他為人極為精明,從來不肯施捨一文錢,恐怕……”慧能笑著說:“他若不精明、吝嗇,如何能攢下如此大的家業?這種人,甭想向他化緣,他連一粒米都不會佈施,怎捨得大片土地?你去請曹善人通融一下,我們花錢置買他的山場好啦。”可是,寺中集聚了上幹名僧人,儘管大家遵照您的指示,開荒種田,力爭自給,但每年增收的糧食遠遠不如新增加的人多,大家的伙食錢都很緊張……”慧能從鋪下拎出一個小包,說:“這是前幾天印宗捎來的幾十兩黃金,正好派上用場。”然而,幹金難買人家願意。行思、劉志略與曹叔良那幾天省了飯菜——在陳亞仙家飽嘗閉門羹——一說來買地皮,人家連門都不讓進!於是,這一天,慧能帶著嬰行,沿著山野道路,向陳亞仙家走去。路上,嬰行蹦蹦跳跳,他一會兒嗅野花、一會兒追蝴蝶,極為快樂,連慧能都被他的天真所染,也顯得年輕了許多。
嬰行吹散了一支蒲公英的種子,種子們帶著小傘隨風飄蕩。慧能見狀,不由自主地吟起四祖道信的偈子:花種有生性,得地就能生。因緣如不合,全都不能生。嬰行說:“師父,你吟的是你的太師父、四祖的偈子吧?”慧能點點頭,稱讚道:“小嬰行現在不光貪玩,也知道用功啦!”“師父,你老人家今天的興致真好,肯帶著我遊山啦。”誰說這是遊山玩水?咱們是去化緣。”“化緣,有師兄弟們,用得著老和尚您?”慧能說:“今天咱們化的緣很大,非得我這個老頭子出面不可。”嬰行興奮地問:“化多大的緣?”“整個曹溪。我們得讓陳亞仙把曹溪的山水林木,土地房舍都佈施給寶林寺。”嬰行突然捂住肚子,哎喲哎喲叫喚起來,像是肚子很痛。慧能不理他,自顧自向前走。嬰行蹲到地上喊:“師父、師父!”慧能腳不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