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賴天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九章 六祖慧能,菩提道祖,唯賴天恩,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唐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二月初八子時,一個體重稍輕但還健康的男孩在夏盧村降生了。第二天早晨,有兩位僧人登門說,你家昨生貴子,貧僧專門為他取名“惠能”而來,其父問:“為何叫惠能?”僧人回答:“惠者,以佛法惠濟眾生,能者,能做佛事。”惠能剛滿3歲之時其父撒手人寰。由於年幼喪父,惠能從小就飽嘗人間疾苦,懂得為母親分憂,從不計較吃喝住穿的好壞,經常陪同母親到田裡幹活,幫母親做家務事。年紀稍大,便跟隨大人上山割草砍柴。因為家貧,惠能從來沒機會上學讀書識字。惠能雖然不識字,但心境清淨,一心向佛。母親與舅父無計可施之際便指著一塊大石頭說:“如果你能拜開這塊大石頭,你就去吧。”惠能誠心跪拜,日復一日。一天,烏雲密佈,雷電交加,一道亮光及一聲霹靂將巨石劈成兩塊,舅父和母親十分驚愕,只好同意惠能學佛的請求。
他歷經艱辛到達了五祖弘忍的道場。他向弘忍大師表明來意,想拜他為師。大師說,你一個南蠻子,生性粗鄙,還不認識字,求什麼法?顯然他被拒絕了,大師讓弟子給他安排活,於是他被安排到柴房打雜,劈柴燒水,為稻穀去殼,幹些粗活,一干便是八個月。有一天,五祖召集所有弟子,宣佈了一個重大的訊息,他要尋找接班人,讓眾弟子各作一偈,交給他親自過目,如果獲得他的認可,明心見性了,那麼他將把菩提達摩傳下來的袈裟和缽傳授給他,成為禪宗第六祖。
在眾多弟子中,神秀的資歷和修為最高,被尊為教授師,上座,其他弟子都覺得不如神秀,作了也是白作,拉倒吧!以後咱們跟著神秀上座就好啦。神秀自知自己作為表率,必須作一手偈,不然就太慫了。他也想透過這個考試看看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已經跟了弘忍大師這麼多年了。於是經過幾天的創作,花了畢生所學,神秀做了一首偈,他已經做到自己最好的修為了,他心裡非常忐忑,唯唯諾諾,糾結了許久,十多次想呈給弘忍大師看,卻又退縮了。最後他想了一個辦法,晚上的時候將偈偷偷摸摸寫在過道的南牆上,他想五祖認看到後,如果認可他的偈語,自然會傳他衣缽,如果沒有得到認可,他也只能認了,只怪自己太愚鈍。至少不用和大師面對面啊,血壓太高了!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寫完後回到自己的房間,一晚上沒睡好,惶恐之至。
後來神秀的偈傳到了惠能的耳中,他聞後對師兄說到:“偈子太棒了!”。可是他知道神秀並沒有明心見性。隨後他來到過道南壁,這裡已經人山人海,眾師兄弟都在談論這首偈語,紛紛稱讚有嘉,場面十分熱鬧。他穿過人群來到偈下,說到:“此偈雖好,但未見性,我也有一偈。”眾人狐疑?奇聞,你字都不會寫,你還會作偈?惠能表示,只談見性,不要扯其它的,希望大家不要眼眼看人低,我不識字,請幫我代勞寫一下。一旁的張別駕接了這個業務,他說:“這位師傅,你要是開悟了,你一定要先渡我!。”惠能開始口傳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話音一落,眾人驚愕不已,一旁的弘忍大師也聽在耳裡,他隨即擦掉了惠能的偈語,說到:“此偈亦未見性。”一般、一般,本寺第三。眾人壓抑了!這還不夠嗎?不過不敢反駁師父的定論。其實弘忍大師心裡深知惠能已經開悟,為了防止他遭人嫉妒,惹禍上身,不得不那麼做。你剛來八個月,其他的師兄弟來了這麼多年了,這公平嗎?只講見性,不講時間,不講年齡,這是佛緣。事後,五祖來到惠能工作的柴房,用禪杖敲打了三下,這是暗號,開悟者之間的摩斯密碼,惠能收到,大師讓他晚上三更天來找他。當晚三更天,惠能按時來到五祖的房間,五祖已經在等他了,在幽靜的燭光下將發生禪宗史上偉大的一刻。簡單寒暄了幾句後,五祖開始為惠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