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賴天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代女帝,菩提道祖,唯賴天恩,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眩症更厲害了,便與大臣們商議,準備讓武則天攝政。宰相郝處俊諫道:“陛下奈何將高祖、太宗的天下,不傳給子孫而委任給天后啊!”李治因而暫時停議。武則天得知後,就召集了大批文人學士,大量修書,先後撰成《玄覽》、《古今內範》、《青宮紀要》、《少陽正範》、《維城典訓》、《紫樞要錄》、《鳳樓新誡》、《孝子傳》、《列女傳》、《內範要略》、《樂書要錄》、《百僚新誡》、《兆人本業》、《臣軌》等書。且密令這批學者參決朝廷奏議,以分割宰相的權力,被當時的人稱作“北門學士”。同年,太子李弘病逝,李治改立自己與武則天的二子李賢為太子。調露二年(680年),李賢因謀逆罪被廢為庶人,流放巴州。因此,李治又立武則天第三子李顯為太子。永淳二年(683年),李治駕到奉天宮,當時武則天從封泰山以後,勸李治封禪中嶽。李治因患病而終止。不久,李治命李顯代理國政,宰相裴炎、劉齊賢、郭正一等人協助理政。李治從奉天宮回東都,病得很厲害,宰相以下大臣都不能晉見。同年十二月,李治駕崩於紫微宮貞觀殿,臨終遺詔:太子李顯於柩前即位,軍國大事有不能裁決者,由天后(武則天)決定。四天以後,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尊武則天為皇太后。
嗣聖元年(684年)二月,李顯打算任命韋皇后之父韋玄貞為侍中,裴炎力諫,李顯生氣地說:”朕即使把天下都給韋玄貞,又有何不可?還在乎一個侍中嗎?”武則天以此為藉口將李顯廢黜為廬陵王,並遷於房州,轉而立第四子、豫王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武則天臨朝稱制,自專朝政。九月,武則天改元光宅(即“建都”之意),改東都為神都,表示以洛陽為首都;同時,改易旗幟、官服、職省等顏色、名稱,賜宮城名為太初宮(“太初”表示新的起點,標誌著武則天時代的開始)同月,徐敬業、徐敬猷兄弟聯合唐之奇、杜求仁等以扶支援廬陵王為號召,在揚州舉兵反武,十多天內就聚合了十萬部眾。武則天當即以左玉鈐大將軍李孝逸為揚州道大總管,率兵三十萬前往征討。十一月,徐敬業兵敗自殺。
垂拱二年(686年)三月,武則天下令製造銅匭(銅製的小箱子),置於洛陽宮城(紫微城)之前,隨時接納臣下表疏。同時,又大開告密之門,規定任何人均可告密。凡屬告密之人,國家都要供給驛站車馬和飲食。即使是農夫樵人,武則天都親自接見。所告之事,如果符合旨意,就可破格升官。如所告並非事實,亦不會問罪。同時,武則天又先後任用索元禮、周興、來俊臣、侯思止等一大批酷吏,掌管制獄,如果被告者一旦被投入此獄,酷吏們則使用各種酷刑審訊,能活著出獄的百無一二。這樣,隨著告密之風的日益興起,被酷吏嚴刑拷打致死的人日漸增多。於是在朝廷內外便形成了十分恐怖的政治氣氛,以致大臣們每次上朝之前,都要和家人訣別,整天都惶惶不可終日。為獎勵告密,武則天對告密者破例授官。是年,武則天下詔殺南安王李穎等宗室十二人,又鞭殺故太子李賢的兩個兒子,唐朝的宗室被殺戮殆盡,其中幼弱倖存的人也被流放至嶺南。
武則天謀奪李唐的社稷,翦除唐朝宗室,引起了諸王的不安,他們想要起兵對抗。還未有共識的時候,博州刺史、琅邪王李衝,在垂拱四年(688年)八月於博州(今山東聊城東北)舉兵;豫州刺史、越王李貞起兵豫州(今河南汝南),以呼應李衝。武則天分遣丘神積、魏崇裕討伐。李衝起兵七日即敗死。九月,李貞兵敗自殺。武則天想盡除李氏諸王,使周興等展開審訊,逼迫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黃國公李撰、東莞郡公李融、常樂公主等自殺,他們的親信也被殺死。同年,武則天命面首薛懷義率人建造的明堂落成。明堂既成,又命薛懷義鑄大像,大像的小指也可以容納數十人,於明堂北起五層高的天堂來收納大像。建宮的花費達到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