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賴天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代女帝,菩提道祖,唯賴天恩,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立武”有利可圖,便轉而支援立武則天為後。許敬宗、崔義玄、袁公瑜等大臣紛紛請求李治立武則天為後,李治看到有不少人支援,廢立之意再次萌生。功臣元老中的李積說了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問外人”,徹底打動了李治的心,使李治和武則天在廢立皇后的問題上的不利局面一下扭轉過來了。同年十月十三日,李治終於頒下詔書:以“陰謀下毒”的罪名,將王皇后和蕭淑妃廢為庶人,並加囚禁;她們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嶺南。七天以後,李治再次下詔,將武則天立為皇后;與此同時,又將反對最力的宰相褚遂良貶為外州都督。
顯慶四年(659年)四月,武則天與唐高宗達成共識:將長孫無忌、于志寧、韓瑗、來濟等人削職免官,貶出京師。至此,李治基本實現了君主集權。“廢王立武”事件沉重打擊了關隴貴族,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皇權不振的情況被改變,對中國歷史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顯慶五年(660年)十月,李治風疾發作,頭暈目眩,不能處理國家大事,於是讓武則天處理朝政。然而也讓武則天和李治出現了裂痕,也導致了武則天差一點被廢。
龍朔元年(661年)正月,武則天請禁止天下婦女為俳優之戲(指演滑稽戲的藝人),李治採納並下詔。四月,李治欲親征高句麗,在武則天及群臣勸諫下才作罷。麟德元年(664年),李治讓宰相上官儀起草了廢掉武則天的詔書。墨跡未乾時,武則天及時發現,軟硬兼施,廢后之事只好以失敗告終。於是,武則天向李治建議讓她一起上朝,臨朝聽政。二人合稱“二聖”。此後,武則天的政治經驗和影響力進一步增長。
由於李治在位時期國力昌盛,武則天積極竄掇李治封禪泰山。在祭祀昊天上帝時先皇配享,祭祀皇地只時太后配享。封禪的時候先由皇帝初獻,公卿當亞獻。但封禪畢竟沒有皇后的事,於是她又說,封禪為祭地之儀,由太后配享,彰顯后土之德。讓公卿當亞獻非常不妥,因為男女有別。不能讓外臣來祭祀。所以要讓她自己充當亞獻,好孝敬孝敬自己的婆婆,李治果然答應。於是,麟德二年(665年)十月,唐高宗率文武百官、扈從儀仗,武后率內外命婦,從東都紫微城出發,前往泰山封禪。車乘連綿數百里,隨行的還有突厥、于闐、波斯、天竺國、倭國、新羅、百濟、高句麗等國的使節和酋長。乾封二年(667年),李治因久病不愈,命太子李弘監國。咸亨三年(672年)四月,武則天以兩萬貫脂粉錢,命人根據自己的形象在洛陽龍門石窟雕刻盧舍那大佛。此工程歷時三年九個月完成。
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李治稱天皇,武則天稱天后,名為避先帝、先後之稱,實欲自尊。十二月,武則天上建言十二事:
一:勸農桑,薄賦徭。
二:給復三輔地(免除長安及其附近地區之徭役)。
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
四:南、北中尚(**手工工場)禁浮巧。
五:省功費力役。
六:廣言路。
七:杜讒口。
八:王公以降(下)皆習《老子》。
九:父在為母服齊衰(喪服)三年(此前為一年)。
十:上元《年號)前勳官已給告身(委任狀)者,無追核。
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稟入(增薪)。
十二: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進階(提級)申滯。
李治都同意,下詔頒佈施行。武則天能夠重視農業生產,規定各州縣境內,“田疇墾闢,家有餘糧”者予以升獎;“為政苛濫,戶口流移”者必加懲罰。所編《兆人本業》農書,頒行天下,影響很大。而武則天執政期間,其宗教政策為以佛教在道教之上。
上元二年(675年),李治患的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