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賴天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章 寇準,菩提道祖,唯賴天恩,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寇凖先世曾居太原太谷昌平鄉,後移居馮詡,最後遷至華州下邦。寇凖出身於名門望族,其遠祖蘇岔生曾在西周武王時任司寇,因屢建大功,賜以官職為姓。父親寇湘於後晉開運年間考中進士甲科,後應詔任魏王記室參軍,因屢建功勳,被封為國公,追贈官職至太師尚書令。寇凖天資聰明,又勤奮好學,十四歲時已經寫出了不少優秀的詩篇。十五歲時就能精習《春秋》。
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十九歲的寇凖考中進士。宋太宗選取進士,往往到殿前的平臺親自看望提問,年紀輕的人往往不予錄用。有人教寇凖增報年齡,寇凖說:“我剛剛準備要踏上仕途,怎麼可以欺騙陛下呢?”後來考取了,被授官大理評事,被派往歸州巴東任知縣,任滿改任成安知縣。以後他又先後升任鹽鐵判官、尚書虞部郎中、樞密直學士等官。端拱二年(989年),寇凖曾奏事殿中,大膽進諫。由於忠言逆耳,宋太宗聽不進去,生氣地離開了龍座,轉要回內宮。寇凖卻扯住宋太宗的衣角,勸他重新落座,聽他把話講完。事後,宋太宗十分讚賞寇凖,高興地說:“我得到寇凖,像唐太宗得到魏徵一樣。”寇凖在宋太宗朝群臣中,以剛直足智著名。
淳化初年,朝廷處理了兩樁受賄案。情節嚴重的王淮,贓錢以千萬計,僅被撤職仗責,不久又恢復了原職;而情節較輕的祖吉,卻被處以死刑。寇凖知道這是王淮的哥哥、參知政事王沔搞的鬼,心中忿忿不平。淳化二年(991年)春,發生了一次大旱災,宋太宗召集近臣詢問時政得失。群臣多認為是天數所致,寇凖則說:“《洪範》裡說,天和人的關係,相互應和就像影子和回聲,大旱是因為刑罰有不公平的地方。”宋太宗很生氣,起身回到宮中。過了一會兒,召寇凖詢問刑罰不公平的情況,寇凖說:“希望把二府的官員召來,我就說。”皇上下令召二府的官員來,寇凖就說:“不久前祖吉和王淮都觸犯法律接受賄賂,祖吉受賄較少卻被殺頭,王淮因為是參政王沔的弟弟,收受錢財千萬,只受杖刑,仍官復原職,這不是不公平是什麼?”宋太宗把這件事問王沔,王沔叩頭謝罪,於是宋太宗嚴厲批評了王沔,並且知道寇凖可用。當即任命寇凖為左諫議大夫、樞密副使,改任同知院事,開始直接參預北宋朝廷的軍國大事。寇凖在樞密院與知院張遜發生了嚴重的意見分歧,一天,寇凖與與溫仲舒一起外出,在路上碰到一個瘋子迎著他的馬喊萬歲。判左金吾王賓與張遜向來交好,張遜就嗾使他把這件事稟告宋太宗。寇凖引溫仲舒作證,張遜讓王賓單獨上奏,言辭很嚴厲,並且互相指責對方的短處。宋太宗很生氣,貶謫了張遜,寇凖也被免官任青州知府。但這時宋太宗已離不開寇凖了,寇凖去青州後,宋太宗悶悶不樂,經常詢問有關寇凖在青州的情況。第二年,寇凖就被召回京師,拜為參知政事。至道元年(995年)又加給事中。
當時宋太宗在位日久,一直未立皇儲。這件事也一直是令宋太宗頭疼的事情。因為宋太祖駕崩後,其子德昭未能繼位,宋太宗以皇弟身分踐祚,並且宋太祖之死還有“燭影斧聲”之謎,也就是說宋太宗有殺兄奪位之嫌。因此宋太宗傳位,就面臨兩個選擇:立自己的兒子,還是立太祖的兒子。當時一般大臣都諱言立儲一事。大臣馮拯曾上疏請立皇儲,被太宗貶到嶺南。從此朝野上下很少有人再敢議論此事。寇凖剛從青州還朝,入見宋太宗。宋太宗當時正患足疾,讓寇凖看過傷情後,深情地問道:“你怎麼現在才回京?”宋太宗覺得有點過意不去。接著宋太宗便向寇凖問起應立誰為皇太子。寇凖已猜到宋太宗這次召見他的目的,他早已成竹在胸,但他並沒有直接回答宋太宗的問題。寇凖說:“為天下選擇國君,不能與后妃、中官(宦官)商量,也不能與近臣謀劃;應選擇眾望所歸者立為太子。”宋太宗低頭想了好久,屏退左右的人,輕聲問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