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賴天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八章 姚廣孝,菩提道祖,唯賴天恩,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孝是長洲人,家族世代行醫。至正八年,年僅十四歲的姚廣孝剃度出家,法名道衍。後來,姚廣孝拜道士席應真為師,學習陰陽術數。姚廣孝早年曾遊覽嵩山寺,相士袁珙對他道:“你是個奇特的僧人!眼眶是三角形,如同病虎一般,天性必然,嗜好殺戮,是劉秉忠一樣的人!”姚廣孝大喜。
洪武八年,明太祖詔令精通儒書的僧人到禮部應試,道衍受賜僧服而歸。途徑丹徒北固山,賦詩緬懷古賢,以抒志向。詩道:“譙櫓年來戰血幹,煙花猶自半凋殘。五州山近朝雲亂,萬歲樓空夜月寒。江水無潮通鐵甕,野田有路到金壇。蕭梁帝業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同行的僧人宗泐聽後,道:“這豈是佛家弟子說的話!”姚廣孝笑而不語。1380年,經僧錄司右覺義來複、右善世宗泐推薦,入天界寺,謀一僧職。
洪武十五年,馬皇后病逝,明太祖挑選高僧隨侍諸王,誦經祈福。當時,道衍得到僧錄司左善世宗泐的舉薦,並與燕王朱棣相談甚歡,便要求隨朱棣前往北平。姚廣孝到北平後,任慶壽寺住持,時常出入燕王府,與朱棣密談。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駕崩,建文帝繼位,並實行削藩之策。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齊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繼獲罪,被廢除藩國。姚廣孝密勸朱棣起兵,朱棣道:“百姓都支援朝廷,怎麼辦?”姚廣孝答道:“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 後來,姚廣孝向朱棣推薦相士袁珙、卜者金忠,使朱棣逐漸下定決心。朱棣暗中拉攏軍官,勾結部隊,並招募勇士。而姚廣孝則在燕王府後苑訓練兵馬,還修建厚牆環繞的地穴,打造軍器,用飼養的鵝鴨來掩蓋聲音。
建文元年六月,燕王府護衛百戶倪諒告發朱棣謀反,朝廷下令逮捕燕王府官屬。都指揮張信暗中向朱棣報信,突有暴風雨來臨,將王府的簷瓦吹落在地。風吹落瓦在當時被視為不祥之兆,因此成祖不禁變色。姚廣孝道:“這是吉兆啊!自古飛龍在天,必有風雨相從。王府的青瓦墮地,這預示著殿下要用上皇帝的黃瓦了。”朱棣便決定立即起兵,並以誅殺齊泰、黃子澄為名,號稱奉天靖難。姚廣孝則輔佐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 同年十月,朱棣襲取大寧,南軍主帥李景隆趁機圍攻北平。姚廣孝指揮將士守衛城池,擊退南軍的進攻,又在夜間將士兵用繩子吊出城外,與朱棣的援軍內外夾攻,大破南軍。李景隆、平安相繼敗退。
建文二年,朱棣圍困濟南三個月,難以破城。姚廣孝讓人傳信給朱棣,道:“將士已經疲憊了,還是班師吧。”朱棣於是退回北平。後來,燕軍又在東昌戰敗,大將張玉戰死,朱棣再次退軍。 當時,朱棣本打算稍作休整,但在姚廣孝的極力勸諫下,繼續進軍,擊敗盛庸,攻破西水寨。後來,姚廣孝對朱棣道:“不要去攻打城池,應迅速直取京師。京師兵力單薄,一定能攻克。”朱棣採納他的建議,在淝水、靈璧連敗南軍,並渡江進入京師。
建文四年,朱棣稱帝,是為明成祖。姚廣孝被任命為僧錄司左善世。成祖即帝位後,授道衍為僧錄司左善世。 永樂二年,姚廣孝拜資善大夫、太子少師,並複姓為姚,賜名廣孝。明成祖每次與姚廣孝交談,都稱他為少師,而不直呼其名。 後來,明成祖命姚廣孝蓄髮還俗,被姚廣孝拒絕。明成祖又賜他府邸、宮女,姚廣孝仍不接受,只是居住在寺廟中,上朝時便穿上朝服,退朝後仍換回僧衣。他到蘇湖賑災時,前往長洲,將獲賜的黃金全部分發給宗族鄉人。 此後,明成祖往來於南京、北京之間,並幾次征伐蒙古,姚廣孝都留在南京,輔佐太子朱高熾監國。永樂五年,姚廣孝又奉命教導皇長孫朱瞻基。姚廣孝晚年著有《道餘錄》,詆譭以往的儒者,知道這本書的人都開始輕視他。姚廣孝到蘇湖賑災時,曾到長洲見姐姐,姐姐卻閉門不見,便又拜訪故友王賓。王賓也不肯相見,只是讓人傳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