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賴天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八章 文藝復興(二),菩提道祖,唯賴天恩,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克斯山。半路遇見一位老牧人,勸阻他們不要去登山。40年前,這位牧人曾登過這座山,因山勢險惡,摔得遍體鱗傷。彼特拉克一笑置之,繼續前進。當日下午,他們一行四人終於興致勃勃地登上了峰頂。彼特拉克憑高遠眺,將阿爾卑斯山的雪峰、羅納河的碧波、馬賽海濱的白帆,盡收眼底,真是心曠神怡,激起了對美好人生的無限熱愛。

從1338年起,彼特拉克斷斷續續用了四年的時間,寫下了著名的敘事史詩《阿非利加》。這首詩是仿效古羅馬作家維吉爾的筆法,用純拉丁語寫成的。作者用優美的語言,對第二次布匿戰爭作了生動的描述;戰爭開始時,迦太基大將漢尼拔出動奇兵,翻過阿爾卑斯山,從北部攻入義大利,羅馬猝不及防,節節敗退,都城被圍,危在旦夕。後來羅馬大將西庇阿改變戰術,派兵攻入迦太基本土,迫使迦太基投降。彼特拉克在詩中熱情地謳歌了西庇阿,稱頌他功比天高,可與龐培、凱撒媲美。

史詩《阿非利加》使彼特拉克蜚聲詩壇,名揚遐邇。巴黎大學和羅馬市政府都表示要給詩人加冕桂冠,他最後決定在羅馬接受加冕。授予儀式於1341年4月8日正式舉行。在這一天,彼特拉克身穿安茹王朝國王羅伯特賜給他的紫袍,在儀仗隊的護擁下,神采奕奕地來到丘彼特神殿。在一位德高望重的元老致詞後,便將一頂桂冠戴在他的頭上。從此,彼特拉克就獲得了“桂冠詩人”的榮譽。

彼特拉克在一生中用了大量時間研究古典文化,把古典文化看作是反封建的思想武器。他說:“在我感興趣的事物中,我總是著意於古典,因為當今世代對於我常常是難以忍受的。”出於這一想法,他不辭勞苦,四處周遊,極力蒐集希臘、羅馬的古籍抄本和歷史文物,然後反覆閱讀,認真校對,並用自己的觀點予以詮釋和闡述。他把自己的文藝思想和學術思想稱之為“人學”或“人文學”,以此和“神學”相對立。他大聲疾呼,要來“一個古代學術——它的語言、文學風格和道德思想的復興”。因此,彼特拉克是文藝復興的發起者,有“人文主義之父”之稱。

1347年,羅馬爆發了以柯拉·迪·裡恩佐為首的手工業者和商人的起義,推翻了封建政權,建立了共和國。

彼特拉克聞訊欣喜若狂,拍手稱快,衷心祝願新興的共和國永世長存。他是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人,認為君主不應欺壓剝削自己的臣民,而應熱情地關心他們,努力辦好公共事業,賑濟貧困,鼓勵文明。但起義不久即告失敗,羅馬又陷於黑暗的封建統治之中。彼特拉克痛惜萬分,揮筆致書羅馬人,表達了自己的哀惋之情。

彼特拉克一直思念的意中人勞拉,不幸於1348年在席捲歐洲的黑死病中死去。噩耗傳來,彼特拉克痛不欲生,遂寄情於筆端,吟詩抒懷,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

1349年,彼特拉克與義大利另一位著名的人文主義者薄伽丘相識。薄伽丘比他小九歲,是他的狂熱崇拜者。兩位志同道合的人一見如故,結下了終生友誼。1351年,彼特拉克毅然辭去教皇秘書的職務,由薄伽丘薦舉,到剛剛成立的佛羅倫薩大學講學。在這裡,這兩位人文主義的代表人物通力合作,相互幫助。在他們的熱心支援下,一位名叫里昂古奧·彼拉多的希臘人把《荷馬史詩》全部譯成拉丁文。

彼特拉克的後半生是在自己的祖國度過的。他行蹤不定,時而出現在這個城市,時而出現在那個城市,常常為各個城邦做些外交方面的事情,希望他們能夠團結起來。

彼特拉克是處於新舊時代交替時期的人物,因此表現出很大的時代和階級的侷限性。他鞭撻教廷的虛偽,但又長期在教廷擔任要職;大膽追求愛情和幸福,但有時又認為這是邪惡;熱愛祖國和人民,但又輕視和脫離群眾;主張人類之愛,但又有濃厚的個人主義色彩。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六轉混沌乾坤

S爛筆頭

帶刀的魔法師

麻辣馬兒

直播趕海之神級漁民

下午四點半

影視諸天:開局相親女主角

臭小彬彬

邪王扶上榻:農女有點田

雲非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