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賴天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五章 道教發展,菩提道祖,唯賴天恩,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某某可起。”茅盈便道:“那你便快去辦理相關事宜,隨後我便命人開棺掘屍。”到了晚上,社公回來答話:“事情已經辦好了,這就可以掘墓發棺了。”於是茅盈將事情前後告訴死者家人,將墳墓挖開,看那死者,只見死者雙目睜開,身體已能活動,就是還不能說話,大家趕忙將他抬出,送回家中休養,三日後,已經能夠坐起身,言語如常了。如此,茅盈一共救活了數十人,這些人都活了十年才又死去。
茅盈有兩個弟弟,二弟名固字季偉,漢景帝時舉孝廉,累遷至武威太守。三弟名衷字思和,漢宣帝時遷洛陽令,後拜為五更大夫、西河太守。兩位弟弟將要上任之時,鄉里親友數百人一齊來送行,相聚歡宴,茅盈也在場,他對在座的人說道:“我雖然沒有做二千石之官,但也當有神靈之職,三月十八日那天,我便要去上任,各位能來送我嗎?”在座眾人都相互點頭道:“茅君得道為仙官,我們一定會來相送。”茅盈又道:“承諸位厚意,感激不盡,到那日,各位只要來了就好,千萬不要再帶禮物,我自有饋贈與大家。”到了那日,茅家門前數頃之地忽然自動變得平整潔淨,寸草皆無,又有青縑帳幄,忽然出現,下面鋪以白氈數重,可以容納數千人之多。遠近村民都被這一奇觀驚動,頓時四下傳開,來送行的人多不可數,數倍於前日送茅盈弟弟之時。
等到賓客都到齊了,茅盈也如常人一樣,言笑招呼。眾人雖然不見有人奔走整治,但卻見金盤玉杯,自動便到面前,各種奇餚異果,美酒珍饌,從所未見,無人叫得出名字,仙樂飄飄,聲動天地。眾人見此情形,無不豫樂歡暢,人人醉飽。第二日,迎接茅盈的仙官來到,文官則朱衣紫帶,有數百人,武官則甲兵旌旗,器仗耀日,有千餘人之多。茅盈便與父母宗親辭別,登上羽蓋車而去,麾幢幡葢,旌節旄鉞,有如帝王一般。眾仙官所乘之車,都由龍虎麒麟、白鶴獅子所駕,種種奇獸異禽,聞所未聞,飛鳥數萬,翔覆其上,流雲彩霞,環繞左右。迎接隊伍離開十餘里之後,忽然之間,全部消失不見,眾人見狀,莫不感慨嘆息。
後來,茅盈的兩個弟弟年老體衰,到七八十歲了,便棄官委家,漢元帝永光五年三月六日渡江南下找到茅盈。茅盈教他們修煉,卻老還童,兩人便在茅山洞中修煉,歷經四十餘年,也得道成真。至漢平帝元壽二年八月巳酉,太上老君派遣五帝使者,持天帝符節,以白玉版黃金刻書,加九錫之命,拜茅盈為太元真人東嶽上卿司命真君,主理吳越生死之藉。又派遣使者以紫素策文,拜茅固為定錄君,茅衷為保命君,三人皆為上真,故又號三茅君。大茅君茅盈的府邸在赤城玉洞,有玉童玉女各四十人,出入太微,受事太極,總括東嶽,司命司祿。中茅君和三茅君為地仙,中茅君治茅山,兼統地真。三茅君治良常之山,總括岱宗,領生記生,位為地仙九宮之英,勸教童蒙,教訓女官,授諸妙靈,蒞治百鬼,鎮陰宮之門。
三茅真君成道後,道著萬物,流潤蒼生,德加生靈,俱獲其情。百姓有求,無不感應,默佑之恩,眾口皆碑。句曲山留傳已久的歌謠說:“茅山連金陵,江湖據下流。三神乘白鶴,各治一山頭。召雨灌旱稻,陵田亦夏柔。妻子鹹保室,使我白無憂。白鵠翔青天,何時復來遊?”道經贊其曰:“孝悌通於神明,恩澤被於家國”。
三茅真君曾經乘白鶴會集茅山大茅峰、中茅峰、小茅峰,時人稱句曲山為大茅君、中茅君、小茅君。經書稱讚是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災害不起,後人為紀念其功德,立廟奉祠,時稱“白鶴廟”,遂改句曲山為茅君山,簡稱茅山。爾後,四方信士來此踏訪仙蹤年復一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