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賴天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二章 菩提達摩,菩提道祖,唯賴天恩,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有一個叫波羅提的回答:“我辨明無相,就是心裡不顯現物件的形象。”達摩說:“你心裡不顯現,如何知道它?”對方說:“我辨明無相,就是心裡對物件不加取捨。如對著陽光,也就當沒有對著。”達摩說:“對於各種有無現象,心裡不加取捨。又,對著光明當沒有對著,光明也就沒有。”對方說:“在禪定狀態中,尚且沒有什麼感悟,何況還想知道無相呢!”達摩說:“相是什麼都不知道,還說什麼有無?感悟都沒有,怎麼能叫禪定?”對方說:“我說不證,是證無所證。不是禪定,我就說是禪定。”達摩說:“不是禪定,怎麼又叫禪定?你說不證,這不是證什麼是證?”波羅提聽了達摩祖師的辨析,悟到了本心,拜謝達摩祖師,懺悔以前的錯誤。達摩預言道:“你不久將證得道果。這個國家有魔鬼,不久就會被你降服的。”說完,忽然就不見了,又來到定慧宗的寺廟,問:“你們所學的定慧,是一還是二?” 僧眾中有個叫婆蘭陀的人回答 :“我們這個定慧,不是一也不是二。”達摩說:“既然不是一也不是二,為什麼叫定慧\/”對方說:“既在定中又是非定。既在慧中,又是非慧。一就是非一,二也是不二。” 達摩說:“當一不一,當二不二。這不是定慧,怎麼說是定慧?” 對方說 :“不一不二,定慧知道。非定非慧,定慧也知道。”達摩說:“慧不是定,怎麼知道呢?不一不二,誰是定,誰是慧?”婆蘭提聽了,疑心渙然冰釋。達摩又來到第四處戒行宗的寺廟,問:“什麼叫戒?什麼叫行?這戒行是一還是二?”僧眾中有一個賢人回答:“一二二一,都是那因緣所生,依法教行事,內心不染,就叫戒行。”達摩說:“你說依法教行事,就是有染。一二都破了,還說什麼依法教。 你這兩種說法矛盾,不能訴諸行動。 內外都不明確,如何叫做戒?”對方說:“我有內我外我,完全知彼知己。得到了通達,就是戒行。如果說矛盾,就是全是全非。說到清淨 ,就是戒,就是行。”

達摩說:“全是全非,還說什麼清淨?既然得到通達,又哪有內外之分?”賢人聽了,自覺慚愧,信服了達摩祖師。達摩又來到無得宗的寺廟,問:“你們說無得,既然無得,又得到什麼正果?既然沒有所得, 也沒有

能得。”僧眾中有個叫寶靜的回答:“我說無得,不是說沒有能得。要說能得,無得就是得。”達摩說:“得既然是不得,得也就不是得。既然又說能得,能得到什麼?”寶靜說:“見到的得是非得,非得是得。如果見到不得,就叫做能得。”達摩說:“得既然不是得,能得也是無所得。既然無所得 ,又說什麼能得?” 寶靜聽了,迷惘頓消。達摩達摩祖師又來到寂靜宗的寺廟裡,問:“什麼叫寂靜?在此法中,哪是靜,哪是寂?” 僧眾中有一位尊者回答 :“此心不動,就叫寂。不染教法,就叫靜。”達摩說:“本心如果不寂,就要藉助寂靜之法。本來寂,哪還需要寂靜之法?”對方說:“諸法本空,因為空空。就空空而言,名叫寂靜。”達摩說:“空空已經是空,諸法也是空。寂靜無相,哪有什麼靜, 哪有什麼寂?” 那位高僧聽了達摩祖師教誨,一下子開悟了。接著六派徒眾都發誓歸依達摩祖師。這樣,達摩的佛化遍及南印度,聲馳全印度,在六十年的時間裡,說服了無數的人出家。

後來南印度一位相信外道的國王登荃,便開始貶抑佛法。常說:“我的祖宗都信仰佛道,陷入了邪見,壽命不長,福運也短。況且,既然我身是佛,還外求什麼?善惡報應,都是聰明人妄自虛構的。至於國內受先王尊奉的佛派老臣舊友,都予廢除。”達摩知道後,悲嘆國王德薄。如何挽救呢?他想到無相宗有兩個首領,第一個是波羅提,此人與國王有緣,快要證得道果了。第二個是宗勝,不是不博學善辯,而是沒有宿因。當時六宗弟子心裡無不暗想:佛法有難,祖師怎能自己安閒?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震驚,師尊是我的未婚妻

灣溝洋芋

我有一個萬物空間,還能自動修練

三兩風吹

在末世忙著看傳說裝逼

殃隨禍心

炎神之錄

羽玲玲

文道風流

無名少年瘋子郎

七零空間物資:錦鯉長嫂養崽崽

賺錢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