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賴天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六章 釋迦摩尼,菩提道祖,唯賴天恩,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佛教才在舍衛城奠定了基礎。他買下太子只陀的一塊地,修建祗園精舍贈送給教團,釋迦牟尼後半生才得以在舍衛城傳教。
佛教在舍衛城的傳播,經歷了敵對勢力各種阻礙。本土宗教以六師外道佔支配地位;從國王起,傳統婆羅門教形式上仍受重用。據載,舍衛城一個祭火婆羅門見釋迦牟尼正在託缽,對他破口辱罵。佛教在當時環境不被輕易接受,佛陀也遭到他們的陷害。和妓女有關的旃遮偽裝懷孕事件、孫陀利被害事件,這兩起婆羅門勢力製造的陰謀都發生在舍衛城傳教最初期。
儘管有外界種種阻礙,佛教也在舍衛城得以廣弘。波斯匿王的皈依有重要作用,他看到佛受民眾崇敬,自己也成為佛教的熱心保護者。其他重要弟子如富樓那、須菩提、迦旃延,都是在舍衛城皈依佛教的。其中須菩提是須達多長者的外甥,其他二人則是慕名而遠道來訪的。
被譽為“雙賢弟子”的舍利弗與大目犍連,在佛陀晚年遊化各方,使佛法得以有序開展。在耆那教記錄中,甚至認為佛教教團是由舍利弗統率而非釋迦牟尼。然而這兩人先於佛陀相繼去世。舍利弗因病而死於故鄉那羅陀村;目犍連在羅閱城遭婆羅門襲擊,傷重而死。不久後佛陀在一次說法時說:“舍利弗和目犍連入滅後,我覺得這樣的集會,猶如虛空……”
“我已老、衰耄矣。我之旅路將盡、年壽將滿,年齡已八十矣。
阿難,猶如舊車輛之整修,尚依革紐相助,勉強而行。”
生命的最後一年,釋迦牟尼在摩揭陀國的王舍城住了一段時間。
從靈鷲山回故國迦毗羅衛,是最後的旅途。然而他在返回故鄉的途中逝世,見接引後設一空間稱作靈山被成為如來佛祖,諸佛菩薩法身皆入蓮花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