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進年代文苦情劇本里[八零] 第5節
薑絲煮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穿進年代文苦情劇本里[八零] 第5節,穿進年代文苦情劇本里[八零],薑絲煮酒,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住下半身,哄騙小姑娘,我跟你說,一中再不能出現輟學回去嫁人的情況了,姜英的那個妹妹,說要自己掙錢讀書,可不能給她家裡人帶回去。”
至少也得等到高中畢業,讀一半不讀了多可惜啊,就算沒考上大學,有個高中文憑,找工作也好找些呢。
***
有洪師孃跟門衛打招呼,姜英很順利分到一間宿舍,姜英在門口把竹簍裡特意留下來的一堆扇貝和兩個海膽給門衛趙大爺,讓他帶回家蒸給小孫子吃。
沒一會兒趙大爺給她們送了一個煤爐子和兩瓶開水,說晚上都有他值班,學校裡進不去壞人。
學校的床鋪都空著,現在是夏天,鋪上一張草蓆就能睡,姜英又去買了兩個搪瓷盆,盆底印著牡丹花。
姜小妹看著姜英簡直崇拜,她原先還怕住招待所太費錢,大姐把什麼都考慮到了,在學校借住,哪怕大姐走了,她還可以繼續住下去。
姜英下午去火車站附近考察了一下,那邊臨時攤位交點錢就可以擺攤子,合縣火車站的客流還可以,每天賣完海鮮還有大半天的時間,她尋思著再做個生意,早點掙夠錢去京市。
她連著兩天都沒有采到書裡提到的南珠,也不敢把希望全寄託在珍珠上。
尋好了地址,姜英看到學校的倉庫裡有不少廢棄不能用的器材,跟趙大爺借了工具,敲敲打打準備做一輛小推車。
趙大爺看了姜英畫的圖紙,他年輕的時候是個木匠,有趙大爺的幫忙,一下午的時間,簡易的小推車就做好了。
趙大爺說道:“你心思怪巧的,這圖紙能給我嗎,我給我家老太婆也做一個,她每天挑擔子出去賣豆腐腦,怪累的。”
這也不是什麼機密的圖紙,姜英爽快的把圖紙給了趙大爺。
姜小妹好奇道:“大姐,你準備賣什麼吃的啊。”
“去火車站賣鮑汁撈飯。”
“可是鮑魚很貴的啊。”
姜英笑:“傻孩子,我們用小鮑魚。”
這年的鮑魚跟後世比算白菜價了,鮑魚收購價是按照大小定級的,比如說四個一斤重的就叫四頭鮑,她們能賣的上價格的也是一些三頭鮑四頭鮑,像那些十幾頭的小鮑魚就不值錢了。
姜英用的就是那種小鮑魚,一塊錢都稱半盆回來,主要是高湯和最後調製的鮑汁,又不是大飯店,在火車站那的臨時攤位,只要口味好,誰管你是幾頭鮑。
傍晚菜場的肉攤只剩下些沒人要的大骨、豬蹄,姜英全都要了,焯水後就放在小煤爐上燉了一.夜,早上起床,一鍋香的不得了的高湯就燉好了。
姜英讓姜小妹在宿舍帶若若,她去下海捕撈,又從趕海的大娘們那裡,收了半框小鮑魚回來。
給沈家加工坊送完海鮮,姜英又去菜場買了點幹筍回來泡發,筍丁用豬油爆香,再配上紅辣椒和梅乾菜,碎碎的炒了一大鍋,裝在瓦罐裡,收了鮑汁,用不鏽鋼鍋放在煤爐上溫著。
又蒸了一大鍋白米飯,這些東西都搬上小推車,姜英推著車,姜小妹牽著若若,三個人去了火車站的臨時攤位。
攤位費姜英昨天已經交了,推車是經過校長的允許後,用學校倉庫裡廢棄的材料做的,沒花錢。
小鮑魚花了四塊錢買了一大盆,熬湯的大骨和豬蹄便宜,一大堆也只花了一塊五,鍋碗灶具是洪師孃送的,姜英買了十幾個木盤和筷子,花了三塊錢,大米一毛七一斤,一斤能蒸出來五六碗米飯,姜英蒸了十五斤的大米。
不算碗筷和灶具,只算今天的食材和調料成本,大約在九塊錢左右,按照米飯和鮑汁的分量能賣出七十五份,如果能賣得掉的話。
姜小妹從來沒做過生意,她擔心死了,準備到能出攤,大姐身上只剩下五塊錢了,火車站周圍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