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王二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四十四章 收穫滿滿的島國行(二),重生曼哈頓1978,老街王二哥,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材料。”
“其中就包括,目前世界上工業生產需求量最多的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合成纖維。”
“根據我拿到的調研資料顯示,歐洲各國石油化工企業的原料儲備量,一般都會控制在25天-40天左右。”
“也就是說,如果從我們買入原油現貨的那天算起,未來的25天-35天左右,這些石油化工企業的原油儲備都將進入低庫存狀態,必須儘快從市場上尋找價格更低的貨源進行採購。”
“而處在這些化工企業的上游,石油煉化廠的原油儲備庫量,一般來說也只有15天-20天左右。”
“就算是他們當中的某些人,預見到了油價可能還會繼續上漲,提前為自家煉油企業買入了大批原油現貨作為儲備。。”
“他們肯定也會在油價出現繼續上漲以後,讓自己生產的產品跟隨市場價格波動,進行提價銷售!”
“這就會讓整條石油化工產業鏈在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後,出現幾年前那樣的情況,對國際油價繼續上漲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嗯。。”
“你前些天出手的那些原油現貨,就是賣給他們了?”大衛停下了翻看資料的動作,向比爾投去讚賞的目光,問道。
“是的!”
比爾臉上並沒有露出過分自得的神情,繼續說道:“我們買入原油現貨的時間點,剛好是油價經過第一輪暴漲後的短暫價格調整期。”
“所以我就試著聯絡了多家石油煉化企業和油化工生產企業,與他們簽訂了幾份意向協議。”
“這是商品互換合作意向?”大衛翻看著資料中關於這部分的記錄,驚訝地問道。
“你為了賣給他們原油現貨,還特意為他們尋找到了位於產業鏈下游急需補充原料庫存的客戶?”
“沒錯!”
比爾抬頭瞥了一眼卡內斯和小彼得,示意他們把資料翻到最後幾頁,說道。
“我的這個想法,是來源於大衛曾提起的米國製造業大遷徙。。”
“50-60年代,由於米國本土製造業的生產成本逐漸增加,價格競爭力在國際市場上不斷減弱,導致許多企業不得不來到亞洲尋找更理性的城市作為海外生產基地。”
“地理位置和地緣環境都非常合適的島國,在那時漸漸成了米國製造業最青睞的海外中低端產品生產基地。”
“尤其是在林登·約翰遜總統的任期內,擴大了米國在越南戰場的兵力投入規模,讓島國的這些企業都進入了一個更加誇張的成長期。”
“因為正是在這個時期,許多島國完成了對來自米國工業生產技術的消化,並逐步在這些技術的基礎上,研發出更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出口產品。”
“比如,汽車、貨輪、大型工程機械、精密儀器和家用電器等等。”
“要生產汽車、貨輪、精密儀器和家用電器等商品的企業,又都是石油化工產品的最終端需求客戶。”
“比如合成樹脂,它就是原油裂解出來的低分子原料乙烯、丙烯、氯乙烯等,再透過聚合反應結合成大分子生產出來的。”
“合成樹脂的種類繁多,是塑膠的最主要成分,其在塑膠中的含量一般在40%~100%。”
“它還是製造生產合成纖維、塗料、膠粘劑、絕緣材料等產品的基礎原料。”
“前幾年島國政府開始大力整治高汙染化工企業,督促它們搬離本土去外國開廠的時候,我與幾個朋友過來島國這邊考察,投資了幾家建設在菲律賓和印尼等國的石油化工企業。。”
大衛一邊聽著比爾的講述,一邊飛快的看完了資料,非常感慨的問道。
“於是,你就在我們買入原油現貨的時候,就和他們簽訂交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