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仙軒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一章 海水曬鹽,新唐,東仙軒轅,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偲升,只是讓吳從漢、李任管好工匠以及保密工作。

“大人請看,這邊是工匠的居住區,共有七個坊,全都與工坊的勞作區用院牆隔開。工匠的家眷是禁止進入勞作區的……”

“工坊每日辰時初刻(早上7點左右)上工,戌時三刻(晚上7點左右)下工,按照大人的要求一般,所有工匠每日定時吃飯、定時休息;海鹽的生產流程分為若干步驟,每個工匠只負責分內之事,彼此之間互不干擾,整個工坊如同車輪一般運轉,日日不息……”

李從燕還給海鹽工坊和琉璃工坊制定了一些管理細則,經過吳從漢和李任的修改,已經全部下發了。這些管理細則與後世工廠的規定相比還很粗淺,但是已經可以保證海鹽工坊以及琉璃工坊的高效執行,至少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損耗。

“工坊每三天會從登州等地購入糧食等補給,並且會對進出人等嚴加查驗……”

“如此甚好。”

陳東理很是殷勤,引領著李從燕四下視察,眾人向北出了工坊,來到了海邊灘塗的鹽田。

此時一眾工匠正在灘塗上挖掘引水渠,以便將海水引入蒸發池。

李從燕仔細觀察了一下,蒸發池與結晶池之間還有小溝渠相通,而卻這些小溝渠內還裝有竹節,用來穩定出水量,這在自己的設計中是沒有的。在李從燕最早的設計中,蒸發池中經過晾曬的海水是需要用竹筒引入結晶池的。

“看來這是工匠自行發揮聰明才智的結果啊,如此倒是可以節省不少的人工。”

李從燕感嘆著此時工匠的智慧,而後有意對陳東理說道:“陳主事辛勞了。我聽聞鹽田這邊消耗巨大,陳家又追加了不少錢糧,可有此事?”

陳東理叉手說道:“陳家在提交投入章程之後的確又追加了五萬貫進去,主要是用於改進鹽田設施,但這筆錢不會算在本錢內,將來盈利了也不會計算其中,請李刺史放心。”

李從燕笑著揮了揮手,說道:“我只是問問而已,這五萬貫還是算進去為好。此番我拉著陳家是一起賺錢,我出技術,陳家出錢,大家各取所需皆大歡喜,可不能讓你們陳家剛開始經營就如此吃虧。”

海鹽工坊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有如此規模,陳家出力甚大,幾乎將所有的家底都投了進來,可謂是孤注一擲。對此,李從燕自然不會讓陳家失望,至少在錢財上,決不能讓陳家覺得吃虧,否則後續還怎麼合作?

陳東理眼見李從燕非常親和,心中一鬆,便不再客氣,叉手應諾。

“工坊最快什麼時候能有產出?”

陳東理十幾歲的時候便跟隨商隊走南闖北,陳家又是以商事起家的門閥世家,雖然是剛剛涉足海鹽,但是經過這段時間的熟悉,所謂觸類旁通,也算大半個行家了。

“請李刺史放心,如今工坊已經萬事俱備,只等第一批海水晾曬到位,便可以進行結晶、提純等工序……”

陳東理略略沉吟一番,說道:“據我估計:工坊最快兩個月內可以產出第一批海鹽,產量的話,按照目前鹽田的規模,產量應該在每月百萬斤左右。”

李從燕心中計算了一下:目前官鹽的價格大約在每斤兩百錢左右,私鹽約為每斤八十錢。

不過自己工坊出產的海鹽質量不會差,所以價格雖然會比官鹽低,但也絕不會如同尋常私鹽一般,價格應該在一百五十左右。當然,這只是李從燕自己的心理價位。

“銷路準備得如何了?”

陳東理叉手說道:“我已經聯絡了齊州、兗州以東各地相熟的商賈、世家,只要工坊有了產出,各地人馬便會進行分售。”

“那價格怎麼算?”

“暫定一百三十錢一斤。”

陳東理說完便注視李從燕的臉色,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新唐

東仙軒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