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採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五章 受人之託自當忠人之事,公子世無雙,張採臣,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興許是不想讓這場盛大的朝會在壓抑的氣氛中進行下去,邱介彰落寞走出保和殿之後,示意老太監續上一杯茶水的景禎皇帝,不再去談始終沒有個明確說法的雍州邊境,話鋒一轉,第三件事要議即將就有收成的各州稅賦。
自古民以食為天,錢糧充盈才有應對外憂內患的本錢,太子殿下總算等到了顯露本事的機會,跟戶部尚書王宗厚一問一答有章有法,景禎皇帝臉上隨之有了幾分欣慰笑意,只是此時最該開口說話的首輔大人,坐回那張代表位極人臣的椅子上,垂下眼瞼恍若不聞。
楊公在想邱介彰,記得剛認識他的時候,兩人都是風華正茂的年紀,一個是初涉官場卻因有程公做靠山而被百官側目的翰林院編修,一個是意氣風發憑著一手出彩策論名傳京都的新科榜眼,先帝毫不掩飾對邱介彰的欣賞之情,瓊林宴上直言若不是沒有年紀相仿的女兒,一定要把他召為駙馬都尉。
邱家本就是蘇州有名的望族,在最是盛產才子之地世代經商,連家裡的下人都能偶爾寫出幾句對仗工整的駢文,邱介彰七歲時就能提筆作詩,年紀稍長更是以文采斐然、詩文雄壯蜚聲江南,所寫出來的詩句大多能見他抱負不凡,與尋常吟風詠月、傷春悲秋的風流才子截然不同,曾有一句“何日佩得三尺雪,劍氣能斬九江月”震爍京都,到他入主兵部執掌大權,家財頗豐的邱家更是一躍成為蘇州拔尖的顯赫門庭。
後來先帝駕崩,邱介彰以文官身份任職肅州都督時,楊之清已經扶搖直上執掌六部之首的吏部,二人長有書信往來,私交說不上如何深厚但貴在交心,直到邱介彰回京任職,不願落人一個拉幫結派結黨營私口實的楊公,才刻意跟他漸行漸遠,所以他能明白邱介彰的心思,這位年過花甲的尚書大人是明知後繼無人,在十幾道摺子泥牛入海之後猜到惹惱了陛下,這才想著在景禎皇帝降旨責罰前最後再盡一份心,權當報答先帝知遇之恩。
江南蘇州才子詩詞婉約,女子卻不算婉約,尤其是大門戶裡的千金閨秀,往往喜歡受邀與儀表出眾的年輕書生出席層出不窮的詩會、詞會,見著喜歡的少年便大大方方讓貼身婢女送去一方錦帕表明心意,白頭偕老的有,春風一度的也有,在這種京都能比不上的開放風氣中長大,妻妾成群的邱介彰要不是有一次強娶民女,其他倒也不算私德有虧,讀書人相互之間的容忍程度極高,被陳無雙滿京都傳揚喜好兔兒爺的國子監祭酒仍然是矜貴無比的清流文官。
楊之清心下嘆息,景禎皇帝並非看不透邱介彰的用心,也確確實實在他提到陳無雙的時候動了殺機,那個少年從撕毀聖旨開始就成了狠狠扎進大周皇室眼睛裡的一根釘子,誰都不希望這顆釘子在有穩妥辦法拔出來之前,變得愈加鋒利,可他一人一劍斬殺三個妖族的事情,讓素來以為天下盡在掌握的天子有了忌憚之心,而邱介彰剛才直言不諱的舉動,無異於替那犯了抗旨死罪的少年揚名。
這在官場上,就是不諳聖意的取死之道。
戶部尚書王宗厚是個疏淡冷清的性子,憋著一肚子火氣硬是把太子殿下想要增加賦稅的想法頂了回去,楊公簡單聽了幾句,心下又是無奈又是好笑,南疆兇獸、漠北妖族以及謝逸塵的近五十萬精兵,已經讓有口飽飯吃就能安穩過日子的天下百姓惶恐不安,對朝堂上這些人來說,自然是盛世古董亂世黃金,甚至有人能找到機會左右逢源發一筆國難財,可亂世裡真正值錢的是能救命的糧食,一旦有了收成誰不想著多存些糧食以備不時之需,真要是把手伸向百姓要錢糧,縱然郭奉平能兵不血刃地瓦解謝賊麾下大軍,這座大周恐怕也要處處烽煙了。
太子殿下做不好皇帝,而能做好皇帝的景禎陛下,顯然不打算再做個真正意義上的好皇帝了。
不等覺得在父皇和文武百官面前丟了臉面的太子殿下襬出儲君威儀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