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澤院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節,臨鳳闕,司澤院藍,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喝了藥,一些睏倦就湧了上來。幾線陽光自窗外斜入,溫溫柔柔的,元非晚就倚在矮榻上打起了盹。

淺夢中,她似乎又回到了從前。

小時候,她是皇帝皇后最喜歡的女兒,剛出世就封了芷溪公主。等大一點,她不願意只學些琴棋書畫。皇帝老爹知道她要強,便下了特旨,讓她和其他皇子一同師從鴻儒。

這種恩寵是如此明顯,以至於她原本只有五分的姿色硬生生被眾人誇成了十二分。

而她最讓人敬畏的地方,當然不是容貌。當皇帝寶座上的人從她爹換成她娘時,她在某件事上的傾向已經是朝中大臣需要慎重考慮的方面;再等到皇帝再從她哥換成她弟時,她更是升級成了“凡是必問之而後決”的芷溪公主——

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一件事若是沒得到芷溪公主的首肯,那是萬萬辦不成的!

太極舞破,大明歌飛,端的是盛世清景。而她,只是在這種盛世清景的某個春日下午小憩片刻,睜眼就從長安城裡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芷溪公主變成了嶺表一介貶官的嫡長女……

雖然她們都叫元非晚,但兩種境遇,豈止是雲泥之別可以形容?

再算上身上莫名其妙的水痘,元非晚自然滿心抑鬱。她倒是不奢望現在長安城裡的皇帝還是她弟——國號國姓都不一樣,還有什麼指望——但也不能永遠呆在嶺南道的西南邊陲州鎮吧?瘴氣不瘴氣的問題暫且不說,峰州離都城長安太遠,根本沒有未來可言啊!

還有,關於這個新身份的問題,她也多少聽了點。

照理說,作為嫡親長孫女,前頭還有個嫡長孫的親哥,大多祖母還是喜歡的。但如果作為祖母的婆婆不中意作為母親的長子媳婦,對孩子的喜愛就要打好幾個折扣。

元家正是如此。

十數年前,正值弱冠的元光耀進士及第,一時風光無倆,成功娶到吳王蕭廣瑞的獨女汝南縣主為妻。雖說吳王本姓杜,是異姓王,但從他受賜國姓這件事,就知道恩寵隆盛。

一個是沒落書香門第的新貴,一個是開國功臣的大將軍女兒,有長眼睛的人都知道,這門親事的性質更偏向於縣主下嫁。當時沒多少人非議的原因是,雖然元光耀的品階還不高,但眾人普遍認為,他還年輕,很有封侯拜相的潛力。

元光耀的母親,元家李老夫人,也這麼想。她覺得吧,就算現時看著是他們高攀,但這只是暫時的,忍忍就過去了。等她兒子做了一品大員,她也能封個品秩,在家就不至於被兒媳婦壓一頭。

這心態是典型的得隴望蜀,不足為外人道也。

再來說汝南縣主蕭菡。她倒是真心喜歡元光耀,要不吳王第一個不同意這婚事。在嫁到元家後,夫妻琴瑟和鳴。大婚次年,蕭菡就給元光耀生了個大胖小子,取名非是。再隔兩年,女兒非晚又呱呱墜地。

照元光耀的想法,仕途順利,老婆解語,兒女雙全,他非常知足。所以七年後,小兒子非永的出生簡直就是錦上添花了。

只不過,人算不如天算。就在非永兩歲那年,幾個諫議大夫聯合上表,參吳王王府建築逾制。

吳王府盛極一時,有些微末地方疏忽,也不是沒有可能。另外,諫議大夫並不是什麼舉足輕重的官員,按理來說,掀不起多大風浪。

可是,偏生有人落井下石,呈上一封白亭軍隊伍調動的密信,旁敲側擊,暗指吳王有謀逆之心。

白亭軍位於盛朝疆土北部,隸屬隴右道,和關內道的三座受降城一樣,是抵禦突厥的前鋒要塞。

胳膊肘往外拐可不是小罪名,當今聖上為此勃然大怒,下令撤了吳王大將軍的職權。要不是念在吳王有從龍之功,此事也因發現及時而未造成太大損失,吳王府上下人等可就不是撤職軟禁那麼簡單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巫山不是雲

枝玖

宦官駙馬是竹馬

任逍瑤

清風追愛

浪花裡的白

他的觀賞魚(骨科H)

柏依

除了我,他們都有劇本

君汐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