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澤院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3節,臨鳳闕,司澤院藍,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這話說完,離他最近的魏群玉就沒忍住多看了他一眼。聽著是萬金油式的回答,但無論是看臉還是聽聲音,元光耀似乎都很平靜……這可不符合元府和吳王府的傳統。如此看來,關於此事,元光耀早考慮過了吧?

當事人親爹的反應比其他人還冷靜,眾臣不由又安靜下來,心想皇帝難道不打算藉此事踏平吐蕃?應該不至於才對啊……

蕭欥不怎麼意外。元光耀向來是謹慎小心的性子;就算他心裡恨不得把吐蕃的一群人都繩之以法,但若要他為了一個人的安危而認定藉此發動戰爭是合理的,那就太視黎民百姓於無物了。

“如此,朕知道了。”蕭欥頷首,重新開口問:“還有沒有別的意見?”這時候,他多掃了那些還沒吭聲的大臣一眼。

眾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摸不清皇帝的意圖。搞什麼鬼,新皇帝的心思也這麼捉摸不定?還能一起愉快玩耍嗎?

結果,在真的有人回答之前,沉默的時間比上一次還久。

“回陛下,臣有些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出聲的人是顧東隅。

太極殿上起了一陣細小的騷動,人人都豎起了耳朵。

要知道顧東隅現在是鴻臚卿暫任中書令,差不多也能算三個宰相之一。在李氏倒臺後,尚書僕射一職還在空缺中,三宰相僅存其二。門下省侍中兼任太傅的魏群玉最近好像也被傳染了惜字如金的毛病,搞得他們這樣的底下人實在摸不清上面的意向。

光從上面這點來說,顧東隅的態度已經很重要。

另外,作為國丈,元光耀不好表態,確實是事實。然而,和他是好友的顧東隅就沒這個顧慮啊!如果是顧東隅的話,他一定知道元光耀沒說出口的話是什麼!

如果先知道皇后那邊的態度,他們再說話不是更安全麼?至少能保證不得罪皇后一派啊!不得罪皇后就是不得罪皇帝;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說。”蕭欥倒沒想那麼多,簡潔道。

顧東隅拜了一拜,才繼續道:“臣以為,此事可大可小。若是想要彰顯我大盛之氣度,不與小國一般計較,那意思意思地給個教訓,也就夠了;若想要壯大我大盛之國威,那自然是同諸位同僚們所說,殺一儆百,好讓周邊其餘小國聞風敗退。”

眾臣一聽——喲,顧東隅果然是有名的會說話!不說自己的態度,倒是把兩種可能都搬上去說了一通,還不得罪任何一邊!這功力,他們得學著點啊!

然而蕭欥沒有太大反應。因為他知道,顧東隅不會給他一個模稜兩可的答案。就算顧東隅沒有之前那樣鋒芒畢露,但那鋒芒只是藏起來了而已,並沒有消失。

“進獻的歌舞表演混進了刺客,的確是極大的失職。”顧東隅不急不緩地陳述,“若不是吐蕃使團,這件事牽扯就小,可以輕鬆處置。但現在已經牽涉到了吐蕃使團,那臣覺得,就必須考慮兩國因此交惡而帶來的最壞結果。”

眾臣聽得一愣一愣的。全是大道理,沒錯;找不出可以反駁的,也沒錯;但再這麼說下去,顧東隅該不會想得出一個結論,應該對吐蕃使團高抬貴手吧?

“所以你的意思是?”蕭欥微微眯眼。

“回陛下的話,”顧東隅恭敬回答,“臣以為,若能讓蒼生百姓免於戰火荼毒,自然是要努力做到的。”

……不會真要輕輕放過吐蕃吧?

眾臣一時間都愣住了。可見到蕭欥聽著還微微點頭,他們就更驚訝了——

怎麼可能?有西北戰場的經歷在,蕭欥絕對痛恨吐蕃;再加上吐蕃刺客的目標還是他最心愛的皇后……

這兩點加起來,怎麼看怎麼覺得蕭欥該立馬下令踏平吐蕃呢?

然而事實證明他們想歪了。因為蕭欥沉吟了一小會兒,說的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巫山不是雲

枝玖

宦官駙馬是竹馬

任逍瑤

清風追愛

浪花裡的白

他的觀賞魚(骨科H)

柏依

除了我,他們都有劇本

君汐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