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落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頁,軍事資料百科,隨風落葉,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至於抗壓,抗拉,這是強度指標,秦劍外部含錫量1720,根據那個曲線,也正是處於強度頂峰位置。

而到公元前2世紀,著名的凱爾特長劍還是用熟鐵來做,因效能好而著稱的西班牙鐵劍更是如此,硬度低的可憐,而且質量也參差不齊。看來西方人對鐵器處理的各種技術並沒有熟練掌握,不僅鍛打不充分,而且熱處理技術跟本就沒有應用,看來這點有些人的說法是太抬舉他們了,抬舉的有點撒謊了。

而且這種熟鐵劍由於是塊煉鐵製作,看來是沒有經過充分的鍛打的,不然含碳量不會如此低,因而內部肯定存在大量的礦渣,是不能指望它有多好的強度和塑性的。如上面那個含碳量02~03%的西班牙劍,硬度僅為秦劍的1/3,比另一把004~01%含碳量的劍還低不少,看來就是內部的礦渣使然。從前說西方士兵用熟鐵做的鐵劍打仗,一刺就彎,要用腳踩直再刺,根據上面的資料,看來這個說法完全可信。這樣的武器來對付比這還早的秦軍,結果可想而知。

而羅馬劍到了4世紀居然還不經過熱處理,真讓人感到奇怪。

羅馬的少數工具用鐵確實是經過淬火的,如上面提到的那兩把4世紀的工具用小刀。

有人也以羅馬的小刀小鑿用過淬火為證據來猜測羅馬劍也是一定經過熱處理的,結果忽悠出羅馬短劍刃的硬度達到55hrc。

現在看來這確實是胡說了,

羅馬人為什麼&ldo;偏愛&rdo;短劍也是這個原因,有人說他們一手執盾所以劍不能長,但根本不是這個原因,30多厘米長的刃,即使拿盾也確實不順手,而且要刺殺只能貼身肉搏,這是很危險的,刃長60厘米以上才符合人體工學,刺殺用著才順手。

他們的鐵太軟,劍又是主要用於刺,所以不能做長,如此軟如果稍微長一點就更容易刺彎。所以羅馬人只能如此將就,他們的短劍一直都不能砍,也有這方面的因素。

刺殺愷撒的是多個人圍住一起刺,身中多劍才死,布魯圖拿的是短匕首,當然越短越不容易彎。

凱爾特長劍全長也不過60多厘米,前面的資料表明他們的鐵也是比較軟,不過比西班牙劍和羅馬劍還是要硬一些,故能做的稍長,不過這個長度比起秦劍以及一米多長的楚國燕國的鐵劍,可是差太多了。

第一卷歷史專區 轉載:當匈奴軍隊遇上蒙古軍隊

更新時間:2006-8-8 21:06:00 本章字數:2470

當匈奴軍隊遇上蒙古軍隊

匈奴軍隊在遠走歐洲後,使盛極一時的羅馬帝國覆滅;而蒙古帝國軍的三次西征,幾乎征服了整個當時的歐洲。2支軍隊都是遊牧民族組建的鐵騎,都完美演繹了 遊牧民族的&ldo;閃電戰&rdo;。2支軍隊在吸起了《孫子兵法》的精華和中原領先的兵器煅造技術,靈活的戰術和先進的武器是歐洲各國所不能戰勝的關鍵所在。

面對兩支優秀的軍隊,我們來假設下,當他們同時出現在歐亞大陸上會發生什麼樣情況,將要演繹一場兩強對話嗎???

首先我們來對兩支軍隊的武器裝備做一個比較:兩支軍隊都以騎兵著稱,我們首先來看下他們選擇的戰馬,戰馬是騎兵的根本,沒有了戰馬的騎兵也就不是騎兵了。

按時間的先後順序,我們先來看匈奴的戰馬:從匈奴貴族墳墓的發掘中,我們可以看到 ;匈奴馬匹身體略矮,頭部偏大,應屬於蒙古馬。蒙古馬雖不十分高大,但體能充沛,耐力持久,行動迅速,非常適應高原環境,因此,蒙古馬作為草原戰馬更較其他馬種佔有優勢。這些優良的戰馬再配上先進的御馬工具‐‐馬籠頭和便於乘騎的馬鞍,大大增強了匈奴軍隊的戰鬥能力。《史記?匈奴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格格今天也苟住了

枝匝

師父,我只是一隻小老虎啊[穿書]

劉正正

農家契哥兒,惡霸乖乖種田

千梔子

宗主如何防止男主入魔

雲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