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落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8頁,軍事資料百科,隨風落葉,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重要的是先解決有無問題

1979年以前,我軍裝甲機械化部隊裝備序列中沒有裝甲救護車。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參戰裝甲機械化部隊傷員不易發現,發現後難以及時從火線救下來的問題,深深地刺痛了裝甲兵高階將領們的心。於是,一場填補我軍沒有裝甲救護車歷史的科研會戰拉開了序幕。

1980年4月16日,解放軍總部機關(以下簡稱總部機關)正式決定,利用81式裝甲指揮車底盤研製我軍第一代裝甲救護車。1980年4月,承擔研製任務的兵工廠深入研究了裝甲救護車的作戰需求,並在此基礎上確定了裝甲救護車的總體方案。1980年7月9日,總部機關組織有關方面的專家對總體方案進行了評審,並將產品代號確定為wz750。至1980年9月,工廠順利完成了初樣車的圖紙設計,並於1980年12月試製出了初樣車。1980年12月至1981年1月,工廠完成了對初樣車的第一階段試驗。

1981年8月16日至9月25日,新研製的裝甲救護車首次參加了我軍在華北地區進行的建國以來最大規模的聯合作戰演習,成為演習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當看到標有醒目&ldo;紅十字&rdo;的裝甲救護車在演習場上飛馳而至、敏捷後送傷員的場面時,許多裝甲兵的老將領們不禁觸景生情、感慨萬千:裝甲兵部隊靠抬擔架救護傷員的歷史將一去不復返啦!1981年11月,wz750裝甲救護車參加了裝甲兵組織的科技成果展覽,受到了部隊和業界人士的廣泛好評。至此,我國第一輛履帶式裝甲救護車的研製工作暫告一段落。1983年12月3日,wz750裝甲救護車正式交付裝甲兵,並作為裝甲兵的技術成果儲存(現陳列於北京裝甲兵博物館)。在wz750裝甲救護車研製過程中,被參觀工廠的外商一舉相中。為此,工廠根據外商的要求研製了加裝空調的外貿型yw750裝甲救護車,並分別於1982年和1983年出口。

wz750履帶式裝甲救護車是在81式履帶式裝甲指揮車(wz701)的基礎上發展的變型車,是裝甲機械化部隊的重要配套裝備。wz750履帶式裝甲救護車與81式裝甲指揮車的主要區別是將指揮室改裝為救護室。全車有2名乘員,即駕駛員和車長(兼機槍射手),2名醫務人員(醫生和醫助),可輸送臥姿重傷員4人或輸送坐姿的輕傷員8人。車內配有4副制式擔架和兩個制式急救箱,擔架在車下可用於運送傷員,抬重傷員的擔架可直接固定為臥鋪。救護室裝有急救飲水壺、清洗消毒水箱、供氧器、藥品箱和器械箱等,醫護人員可在車內進行包紮止血、輸氧、輸液、骨折固定等各種急救和小手術。該車配備l挺762毫米班用輕機槍,以便在緊急情況下進行自衛。

wz750履帶式裝甲救護車,作為我軍研製的第一種裝甲救護車,其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它填補了裝甲裝備體系中的空白,解決了野戰條件下裝甲機械化部隊戰場救護無制式裝備的問題。同時,它標誌著裝甲機械化部隊一線戰場救護將由傳統的抬擔架向流動的裝甲&ldo;紅十字&rdo;救護的轉變,因此,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當然,不盡如人意處也在所難免:一是由於其底盤是在63式裝甲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底盤效能相對落後,行駛的平穩性和機動效能不理想;二是救護倉低矮,照明條件較差。從圖1-1可以看出,救護倉全高是2184米,減去車底距地高0433米,再減去上下裝甲板的厚度(各約020米左右),救護倉實際淨高只有1711米,如果再考慮倉內車底板的高度,淨高更低,稍高一點的醫護人員就有點直不起腰,不便於站立作業。

朝著更加舒適的方向邁出新的步伐

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越邊界方向戰事猶酣。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格格今天也苟住了

枝匝

師父,我只是一隻小老虎啊[穿書]

劉正正

農家契哥兒,惡霸乖乖種田

千梔子

宗主如何防止男主入魔

雲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