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落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4頁,軍事資料百科,隨風落葉,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ldo;虎i&rdo;只有兩種正式的型號‐‐e型和h型,但在生產過程中,改進始終在進行。早期生產的型號炮塔上的射擊窗在中期生產的型號中改為了逃生艙口(也可用來上載彈藥);早期型炮手的兩個視窗的窗蓋的裝甲在中期生產時得到了加強,在後期又改為了一個;早期的兩個前燈在後期只剩了一個。後期生產的&ldo;虎i&rdo;的發動機也更換了。&ldo;虎i&rdo;裝備了兩種履帶:窄履帶,用於運輸;寬履帶,用於戰場。為了方便&ldo;虎&rdo;式坦克的運輸,加快裝卸速度,還生產了它專用的列車。
從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末,僅生產了1,355輛&ldo;虎i&rdo;坦克。44年4月,&ldo;虎i&rdo;的月產量達到最高水平,生產了105輛。&ldo;虎i&rdo;最終被&ldo;虎ii&rdo;所取代,但它仍然是二戰中令人畏懼的德軍坦克的象徵。
&ldo;虎王&rdo;重型坦克
在1943年1月的時候,德國就計劃製造一種新的重型坦克以取代&ldo;虎&rdo;式重型坦克。德國陸軍兵器局責成波爾舍,亨舍爾和an公司著手研製。隨後這3家公司提出了4種方案,並製成了樣車,分別是波爾舍公司的vk4502(p),亨舍爾公司的vk4502(h)以及改進的vk4503(h),an公司的vk4502(an),最後德國陸軍兵器局選中了亨舍爾公司的vk4503(h)方案,於1943年12月開始批次生產,定名為&ldo;虎王&rdo;(或者&ldo;虎&rdo;2)重型坦克。&ldo;虎王&rdo;坦克從1943年12月到1945年3月一共生產了489輛。
&ldo;虎王&rdo;重型坦克採用了不少&ldo;虎&rdo;1和&ldo;黑豹&rdo;坦克的部件。同時,它也體現了許多新的技術特徵。,首先是它採用了兩種新型炮塔,一種是亨舍爾公司(克虜伯公司製造)的炮塔,一種是波爾舍公司(韋格曼公司製造)的。&ldo;虎王&ldo;坦克裝備一門kwk 43/l71型88加農炮,這種火炮是二戰期間德軍裝備坦克的火炮中威力最大的,身管長63,它能在2000的距離上直接擊穿美製4&ldo;謝爾曼&rdo;坦克的主裝甲,所用的彈種包括穿甲彈,破甲彈和榴彈,不僅是&ldo;謝爾曼&rdo;坦克,它幾乎可以擊穿二戰中盟軍所有型號的坦克。1944年晚期,克虜伯公司曾打算讓所有的&ldo;虎王&rdo;坦克換裝威力更大的105口徑的kwk l/68火炮,不過最終沒有實現。&ldo;虎王&rdo;坦克的車體和炮塔為鋼裝甲焊接結構,防彈外形較好。正面裝甲厚度比&ldo;虎&rdo;1式坦克有較大提高。成為盟軍的一種很難對付的坦克,僅有一些火炮在較近的射擊距離上可以對它構成威脅。不過&ldo;虎王&rdo;坦克同其他德國重型坦克一樣,弱點在於它的機動效能。由於它的全重很重,單位功率較低,且行動裝置也經常出問題,所以這成為&ldo;虎王&rdo;坦克的致命薄弱環節。
1944年5月,&ldo;虎王&rdo;坦克首次在明斯克附近參戰,接著又在7月在波蘭作戰,第503坦克營的兩個連隊的&ldo;虎王&rdo;坦克也參加了諾曼第戰役,由於技術原因,這兩個連隊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到1944年8月結束之前,這兩個連隊的&ldo;虎王&rdo;坦克全部被摧毀了。此後,&ldo;虎王&rdo;坦克參加了東西兩線很多戰役直到1945年4和5月柏林戰役。儘管機動性不好,但在一些有經驗的坦克手裡,&ldo;虎王&rdo;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