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明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7章 何處是故土,清穿後我繫結了上進系統,花明柚,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池夏唸了兩聲,一下子記了起來。

土爾扈特部東歸啊!

歷史書上是有提到過的!

但她只能依稀記得這件事發生在清朝乾隆年間。

土爾扈特部在首領渥巴錫的帶領下,歷時大半年,走了上萬裡,從俄國返回了清朝。

而當時的清朝也頂住俄國的壓力,熱情接納並安置了他們。

至於這個部族原本是什麼情況,又為何會整個部族流落到俄國,她就一無所知了。

一眾太醫大晚上被叫來會診,原以為是極為棘手的事。

到太醫院一看,就只有一個受了一點外傷的人,各個都蒙圈了。

劉聲芳倒是認出了躺著的人是鄭元寧,但他也很茫然。

不太確定地看劉裕鐸:“這……有什麼不對勁麼?雖然有點氣血兩虛,但加以調養,想必就沒有大礙了。”

他一直是太醫院院正,但年事已高,這幾年基本上都是劉裕鐸在主持太醫院的事務了。

劉裕鐸醫術不俗,不至於連這點問題都要讓所有人來會診。

劉裕鐸苦笑,就是看著沒什麼不對才不對啊。

他把鄭元寧的情況複述了一遍,指了指傷口:“院正仔細看看,這不是新傷,而是兩個月前的傷。”

確實,仔細看傷口邊緣的面板狀況,是能看出這個傷口反覆裂開過的。

眾人心驚,復又挨個上手把脈,只是從脈象上看依舊只覺得氣血兩虛,能開出的藥也就是調理進補的。

池夏毫不意外。

方才她已經給鄭元寧餵了藥。

自從知道系統的目的後,她已經很少動用系統了,但她相信以這個系統的野心,不至於拿鄭元寧的性命來開玩笑,給的藥想必是有效的。

索性關照苗苗和劉裕鐸在這裡守著,等鄭元寧醒了就來回話,一邊拉著雍正往外走。

她一腦袋都是“土爾扈特部”,一進屋就把蘇培盛也遣出去了。

雍正剛才也聽到系統釋出的任務,阻攔不及,只能親手給她沏茶。

“想問土爾扈特部的事?”

池夏點頭如啄米。

她不太理解:“他們既然本就是蒙古人,為什麼要千里迢迢跑到俄國去?還給俄國人打仗?”

“這就說來話長了,”雍正想了想:“最早……那大概要追溯到成吉思汗時,他們的先祖是成吉思汗的護衛,所以他們也被稱為克列特部,意思就是護衛軍。”

滿清跟蒙古的關係極為緊密,對蒙古的這些部族也是十分了解的。

尤其是在入關之前和入關之初,後宮的妃子裡絕大部分都是來自蒙古各部的。

直到康熙朝,這一狀況才有所改變。

但蒙古話和蒙古歷史,還一直是皇子們的必修課。

雍正作為標準的“優等生”,對這些事自然也是如數家珍。

史書上對土爾扈特東歸的記載不算很長,池夏想找個詳細一點的給他看。

一邊在圖書庫裡翻找,一邊聽他講歷史。

“明朝末年,漠西蒙古氣候不好,冰凍期長,土爾扈特部又與準噶爾部不合,怕被他們吞併。就離開了故土,一路往西走,到了伏爾加河附近的草原上定居下來。”

“當時那裡還是無主草原,後來俄國人統治了伏爾加河流域,也預設他們是獨立汗國。大清入關後,土爾扈特部還遣使來晉過賀表,表示歸順。”

“皇阿瑪在時,有一小支他們的族人回到大清,皇阿瑪把他們安置在額濟納旗,現在是額濟納土爾扈特部。”

池夏聽明白了。

比起明朝,清朝在對蒙古的管理上,是有著天然的基礎和優勢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擁有竊運能力,我活成了氣運之子

旺仔小蠻王

我有能量值就能變強

愛睡的少年

蜀山劍仙闖鬥羅

御劍乘空

全能小神醫

站街的男孩

開局一條千億金融街

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