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錯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節,魚躍龍門(重生),時空錯亂,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而當它出現在進士科的考題之中,應該怎麼回答呢?
李鴻過想了很多,這句話被奉為經典,自然被大家都認為是正確的。可是再細細思索,似乎又不是那麼一回事。
先是想孟子的生平,他提出這個主張之後曾嘗試遊說各國的國君,他雖然受到了國君的高規格接待,但是當時的國君們均沒有采納其作為施政的主張,亦即孟子“民貴君輕”的政治主張雖然在歷朝歷代都被奉為經典,但是卻並未在現實生活之中有過實施的土壤,並未化為具體的政策實施過,誰也不知道他的效果如何。所以是否真的“民貴君輕”,這種看法是否合理其實並無史實可以證實。
再次,聯想到當今的社會,以及自古至今的歷朝歷代,都是很明顯的“君貴、官僚世家次之,庶民為輕”,這是真實存在的,誰也不能抹殺。而且還從法律上確立了這樣的規則“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明晃晃地將士大夫階層和庶民階層分開,並且給了士大夫階層各種特權,以維護社會的穩定。這樣說來,孔子提出的“愛有等差”似乎才是正理,“民貴君輕”不太對勁兒啊!
第三,如果君主施行暴政,那麼就會被人順應天意的推翻他的統治,實現朝代的更迭,在這一點上來說又不得不說“民貴君輕”是對的,的確是有道理的。
第四,孔子、很多明君以及名臣都提出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種論斷,告訴為政者要施行仁政,否則就會淹沒在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之中,就會喪屍自己的統治基礎。這種論斷和“民貴君輕”的看法很像,但又不完全一致。
第五,除了史書上的記載,除了各種聖人的觀點以外,現在的主考官和新帝日後會發生一場大的爭議,也就是奪權的鬥爭。主考官宰相沈宗青代表的自然是勳貴世家的利益,他們想要趁著新皇根基不穩的時候儘可能多的削弱皇權,為世家爭取利益,所以想要淡化皇權,將皇帝漸漸架空。而皇帝則透過提拔各個寒門士子來對抗世家,削弱世家豪強的影響力,提高寒門士子的地位,同時更加鞏固自己的皇權。
在這場天然的爭鬥之中,李鴻過自然是要站在新皇這一邊的。因此他就不能贊同“民貴君輕”這個主張,起碼不能在試卷之中明目張膽的贊同,否則會讓新皇很被動,也會在為官後被政敵將這篇文章找出來作為對付自己的武器。
可是他又不好明目張膽地反對這篇文章,因為這是亞聖孟子之言,千百年來,或許會有疑惑,或許會對此有想法,但是誰又敢明目張膽地批駁這句話,說它是錯的呢?
同時,進士科筆試的捲紙還是由考官們批改的,並不會在現階段就進入新皇的視線,如果自己寫得入不了考官們的眼,只中了同進士或者不中,那麼就連參加殿試的資格都沒有,又如何獲得新皇的青睞呢?
這個問題很棘手啊,估計是士子們無法兩面都討好,所以新皇一發怒,讓此次進士科的所有捲紙都不天下公行,普通世人甚至沒有人知道此次進士科的筆試考了什麼題目。
李鴻過也大皺眉頭,如何才能做好平衡呢?或者說他該如何取捨呢?
第40章 考完一場
第四十章考完一場
思來想去之後,李鴻過有了一點思路,然後立即鋪開草稿紙書寫了起來,大體論文思路如下:
他一開始先寫了平常人對孟子這句話的理解,提出了“民貴君輕”這種思想千百年來都被大家奉為聖典,甚至是帝王也同意這句話,唐太宗轉化經典,說出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樣千古名言,同時也施行了仁政,被後世之人所讚頌。
但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之中,看到的卻不是這樣的畫面。在大秦,學生認為君主是最尊貴的,士大夫階層其次,剩下才是“農工商”三個階層的庶民們,最下是奴婢奴僕。整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