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錯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節,魚躍龍門(重生),時空錯亂,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前世裡,李鴻過沒少核算賑災所需的銀子。大秦雖然地大物博,可是災害也頻發,每隔幾年不同地方都會有旱災、水災、冰災、蝗災、雪災等等各種災害,作為中央管錢的中樞——戶部,李鴻過對於各種賑災撥款的流程自然是熟悉得很,答起水災的題來也一點兒都不費力。
當然,如果在全國這樣重要的進士科考試中只答這樣賑災的流程,即便你答得再好也考中不了的。還要有拔高!比如如何安民,如何防災,如何杜絕水患,使地方富饒。
寫到此處,放佛也應該在自己草擬的稿子上停筆了,可是李鴻過轉念一思——任何人做事情都不是沒有道理的,世界上從來就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主考官沈宗青大人在此時的進士科考試之中出了這樣一個題目,有何深意呢?
再次閉目沉思,李鴻過思考了一下今年水患之時大家的各種論調,似乎沒有什麼不妥的。他再繼續發散思維,往下想開去。有一年,既有水災又有旱災,接著就來了一場蝗災,是的整個大秦的糧食大量減產,那個時候什麼事情鬧得最大?
自然是有人跳出來批駁天子不仁!這種天人感應的觀點被整個士大夫階層和所有的庶民們都接受的,到了最後,就連皇帝也不得不給自己下了“罪己詔”,然後祭天。
自己當時只是吏部一個員外郎,連侍郎都沒有混上,只是知道當時的那場風波鬧得很大,好幾個新提拔起來的寒門士子都被貶謫去了冷衙門,調離了自己原本的位置。
不過新帝的決心還是大的,最主要的是他年輕,後來過了幾年,各部主官也都按照新帝的意思慢慢換人了,宰相沈宗青沒幾年也稱病致仕了。
或許,沈宗青沈大人出此題的目的就在於引發人們的議論,因為天子無德,所以上天才會降下災禍,所以大家才需要去救災,如果天子仁德,那麼就會天人合一,大家都安居樂業了。
肯定會有人按照這樣的思路來寫作!這樣的想法古已有之,提出來並不算是太過於驚世駭俗,且自己能猜出來的事情,很多人也能猜得出來,這樣的想法能迎合主考官沈宗青大人,他們為什麼不寫?
那自己可不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提出這個看法,然後對其駁斥一下,甚至提出□□皇帝的觀點,認為天災都是自然變化的結果,與天子的仁德與否沒有任何直接的關係?
不,這樣的理論平日裡說說可以,但是在進士科考中是絕對不能說出來的!大家都知道□□皇帝相當的英明神武,但是用他的觀點來反駁古之先賢?不夠分量啊!
他在當代是□□,受人敬仰,但是在學術界、理論界,他只不過是小小的螞蟻一樣,完全不能與那些作為龐然大物的先賢抗衡啊!
思索了很久以後,李鴻過決定放棄這個知識點,他還是不提這一節好了,他不想贊同這種“天人感應”的提法,將水災歸結於先帝的“不仁”,也沒有把握能很好地駁斥這種觀點,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提。
當初沈宗青用“天人感應”結合三個天災來攻擊新皇這一點,新皇那麼聰明,那麼多智囊團都拿他沒有辦法,還是不得已乖乖地寫了罪己詔,自己憑藉一己之力還是不要蜉蝣撼樹、螳臂當車了。
不過不提這一點,就不能體現出自己的想法,文章平白就比提出這種觀點的人看似低了一個檔次,這樣還怎麼得高分?這樣還怎麼中進士?
李鴻過猶豫了很久,再次看了自己草稿,除了訂正錯字和語法錯誤以外,也想找出一條新路子來。可是最終他也只能搖頭嘆息,他再也想不出什麼有新意的點子了。
於是他只好放下心中的那一點不甘,認真的淨手、凝思以後將自己的文章仔細謄寫在卷面上,然後交卷。
第二科考試完之後,整個科舉考試就落下帷幕了,李鴻過有些落寞地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