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血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役落幕,狙擊英雄,兵不血刃,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值得人玩味的事情。
想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南朝鮮第二師的日子當然好過不了,當時在上甘嶺的坑道作戰裡,他們可是給坑道里的戰士們傷害最多的,那麼戰士們一旦知道是他們南朝鮮第二師來進攻,那當然是舊恨新仇一起算了,那一次南朝鮮第二師去進攻,那都沒有半點好果子給他們吃的。
幾場戰鬥下來,上甘嶺越打越結實,而南朝鮮第二師的軍隊卻越打越沒信心,陣地沒看到佔領多少,可是他們的這個師都被補編好幾次的,看著戰鬥中南朝鮮第二師的老兵是越打越少,而手中怕死不也衝,就算衝上去也只能當炮灰中炮灰的新兵越來越多,這一下把姜文峰鬱積已久的積怨給引發了:
“美國人韓國人都是人,幹嗎要讓韓國兵給美國兵當替身?老子不幹啦!”
姜文峰斷然拒絕了美國人的命令,當時給史文峰下命令牟詹金斯中將瞠目結舌,高麗棒子拒絕美軍命令,少見,不過他也沒脾氣,只能上報範佛里特。
範佛里特長嘆一聲,旋即默然,也沒脾氣,但也再沒有堅持讓姜文峰去攻擊上甘嶺陣地了。
其實,公平地想一想呢,姜文峰其實也不算太有道理。
不管人家美國人是什麼意圖,這客觀上的效果是在為你“大韓民國”攻城掠地謀取利益呀?
怎麼成了你給美國兵當替身了?那地盤你都不想要,那幹嗎美國兵還要拼死拼活為你爭啊搶的還到處落得不是?
範佛里特內心當然不願意自己的美國青年再去倒在這片該死的陣地上,可是上甘嶺陣地是非常重要的,拿下來對南朝鮮日後的政治和軍事意義非同凡響,這個是對你南朝鮮千秋萬載都是有好處的,可是現在你們自己都不買力,那他也不說什麼了。
所以後來的上甘嶺所發生的戰事想當然也出不了什麼結果,‘聯合國軍’一仗載入史冊,也是一場毫無懸念的大敗仗了。
很快,面對敵人攻勢的減弱,志願軍總部也正式宣告上甘嶺戰役結束,第十五軍釋出上甘嶺戰役戰績公報:
在43天的戰鬥中,和打退敵排以上進攻900餘次,與敵進行大規模爭奪戰29次,以11 529人的傷亡代價,斃、傷、俘敵25 498人。其中全部殲滅敵建制1個營、18個連、218個排,擊落擊傷敵機270餘架,擊毀坦克14輛,擊毀擊傷大口徑火炮61門,消耗敵100多個建制連的器材裝備,使敵所謂“一年來最大攻勢”,以徹底失敗而告終。
至此,舉世注目的上甘嶺戰役以中國軍隊的勝利而告結束。
名不見經傳的小村上甘嶺從此舉世聞名。
需要說明的是,其實上述雙方傷亡資料是不完備的,對中國軍隊的傷亡數字未能計入第十二軍傷亡數字(含11月25日至12月15日繼續進行的537.7高地北山爭奪戰),對“聯合國軍”方面的傷亡估算亦未能考慮持續12月15日才得以結束的537.7高地北山爭奪戰中的傷亡資料。
11月28日20時,第十五軍發出《關於兵力部署調整的指示》,解除李德生副軍長的五聖山戰鬥指揮任務,由第二十九師師長張顯揚、第三十四師參謀長蔣科統一指揮537.7高地北山戰鬥,第三十一師部隊也逐步撤出戰鬥,防務移交整補後的第十五軍。
537.7高地北山的爭奪持續到12月15日。
據第十二軍《陣中日記》載:12月13日,整補後投入北山爭奪戰的第九十一團第四連俘獲一名韓軍搜尋排長,據其口供,韓軍第二師第三十二團在11月18日至25日傷亡2 000餘人;韓軍第九師第二十八團自11月25日接防至12月12日換防,傷亡1 600餘人。
也就是說,不計入12月12日至於12月15日韓軍第九師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