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血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一十六章,狙擊英雄,兵不血刃,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並用飛機、遠端大炮和朝鮮半島周邊的艦炮掩護他們。”
彷彿被自己養的狗咬了一口,美國人氣急敗壞,他們終於領教了這位老朽獨裁者的厲害。3年來,為了證明所進行的戰爭是正義的,美國早在世界上把傀儡李承晚吹成了“民主鬥士”“自由楷模”,現在自食其果,後悔都來不及了。
艾森豪威爾不得不耐著性子寫了封長信撫慰李承晚,許諾:“美國政府在取得必要的國會撥款的條件下,準備繼續給予大韓民國以經濟援助,這將使它得以在和平狀況下恢復它的飽受摧殘的國土。”
誰料,當了3年傀儡的李承晚這次竟犯了犟脾氣,只要戰爭打下去,美國人能不給他援助嗎?在李承晚指使下,南朝鮮政府開始高叫“反對任何妥協”“進軍鴨綠江”“單獨打下去”等好戰口號。在李承晚集團威逼下,漢城、釜山出現了大規模的反對停戰的“群眾示威遊行”,更有甚者,南朝鮮政府談判代表竟單獨退出了談判。
對於越戰越強的志願軍來說,這些不和諧的雜音影響不大。志願軍已佔據了戰場上的絕對優勢,中朝聯軍兵力合計已達180萬人,僅地面部隊就有25個軍,裝備已經和戰爭初期不可同日而語,防禦陣地堅如磐石,長期困擾作戰的後勤問題已得到徹底解決,全軍上下積極求戰,士氣高昂無比,這些都是開戰以來從未有過的有利條件。真馬上談成了,仗就沒得打了,這麼輕易地饒過敵人,將領們心裡還真不會那麼舒服。既然李承晚骨頭癢癢送上門來捱揍,志願軍豈能放過這種好事?
彭德懷親點入朝的鄭維山剛剛接替生病回國的楊成武任20兵團代司令員,他覺得自己的仗沒有打過癮,有些愧對彭德懷的器重。但此時機會來了。
鄭維山接替楊成武后,很快轉遍了20兵團的陣地,他發現由883.7、949.2和十字架山為基點構成了金城地區敵軍衝向我方陣地的一個“楔子”。這塊寬20公里,縱深9公里、居高臨下的山地,可以俯瞰我軍縱深十多公里的地方,對我威脅極大。當時鄭維山就想拔掉這幾個支撐點,可惜由於諸多原因,一直沒能動手,現在,“三楊”中最後一將楊勇已經入朝來接替他了,鄭維山下定決心,走以前非拔掉這個“楔”子!
此時恰好3兵團司令許世友率眾將入朝觀戰,於是就和杜義德、李天佑、李成芳等名將一起跑到20兵團來看鄭維山究竟怎麼砍掉這三條“牛腿”。
在兵團舉行的作戰會議上,鄭維山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他要在敵人手榴彈能砸到的地方潛伏3,000人!鄭維山環視會場自信地說:“怎麼打,敵我主陣地相距最多3公里,中間深谷相隔。步兵怎麼集結?我看可以把部隊提前隱蔽到敵前沿,第二天天黑後發起衝擊,當晚完成攻擊戰鬥,爭取四五個小時搶修工事,補充彈藥,天亮後就可有效反擊敵人反撲。至於我們潛伏多少人,我測算了一下,至少要3,000人。”
會場一片沉默,潛伏作戰不是新戰術,但是一下子在敵前潛伏3,500人,而且要一晝夜,能隱蔽好嗎?如果被敵發現,遭到密集火力的打擊,後果不堪設想。
鄭維山早已成竹在胸,半年前他巡視陣地時就命令60軍軍長張祖諒保護好潛伏地帶的植被,堅決不允許敵人下山,敢下山者就讓狙擊手殺無赦,其兵家眼光委實令人歎服。鄭維山的方案之大膽還在於,他要一氣全殲敵軍2個團,並奪下敵軍2個團的陣地。
陣地戰打了一年多,按照毛澤東“零敲牛皮糖”的攻擊目標,“最好每個軍一次攻殲一至兩個排到一至兩個連”的戰術,志願軍打的都是小攻堅戰。現在志願軍條件雖然大大改善,但制空權仍在美軍手裡,技術裝備仍然較差,打這種大攻堅仗能贏嗎?
說到這裡,卻又不得不提到,汪洋的老部隊六十軍了,那個曾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