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海十三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5章 畝產量三萬斤!,刺明,拉丁海十三郎,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令。我們農科司,關注的乃是生產方面的技術問題。”

張準說道:“的確如此。有關政策方面的指引,大都督府政務部會有詳細的條文頒佈。農科司方面,主要還是關注技術進步。下面,我們研討一下有關輪作的問題。”

宋應星說道:“好!”

對於農作物的輪作,宋應星是絕對有研究的,他還撰寫過專門的著作。因此,在這個領域,他是有充分的發言權的。

積極發展間作套種,中國早在公元前一世紀的西漢《泛勝之書》中,就有關於瓜豆間作的記載。公元六世紀出現的《齊民要術》一書,更是明確的敘述了桑與綠豆或小豆間作、蔥與胡荽間作的經驗。宋代以後麥豆間作、棉薯間作等已較普遍,其他作物的間作也得到發展。

農作物的間作,包括高、矮杆作物間作和不同作物種類間作,如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綠肥作物、飼料作物的間作等多種型別。最常見的間作,就是小麥與蠶豆間作,甘蔗與花生、大豆間作,高粱與粟間作等。林糧間作中以桑樹、果樹或泡桐等與一年生作物間作較多。

張準要宋應星研究的,乃是玉米、紅薯、土豆等外來的農作物,和水稻、小麥、豆類等本土的農作物之間的間作。這是一個全新的話題,需要宋應星他們去投入大量的精力研究。前世的張準,是工人家庭出身,對於具體的農業生產,不是很清楚。

然而,宋應星的反應,明顯有點奇怪,頗有點不以為然的樣子。顯然,他對於玉米、紅薯、土豆這些外來的農作物品種,不是十分的在意。在他看來,只要搞好本土農作物的種植,就足夠滿足全國的需要了。說得更準確一點,是做好水稻、小麥和豆類的種植,就已經足夠了。

毫無疑問,宋應星在農業生產方面,具有相當的知識,有非常深入的研究。但是,他畢竟是正統的讀書人,他的思想,依然受到儒家思想的某些影響,比如天朝上國主義嚴重,固步自封,排斥外來的事物。他甚至看不起種植經濟作物。以前,有人利用田地種植甘蔗之類的,就遭受到宋應星的強烈抨擊,為此還鬧出不大不小的風波。

張準察言觀色,感覺宋應星的思維,的確需要開拓一下。過度的自我,對他的成長,非常的不利。沉思片刻,張準緩緩的說道:“玉米,土豆,紅薯都是好東西,要充分的推廣開來。這三樣農作物,看起來不起眼,其實生命力非常的頑強,又耐乾旱,田間地頭,門前屋後,庭前院後,山林野地,都可以種植,不會和傳統的農作物爭奪田地。”

“或許,這些農作物的味道,大家還有些不習慣。我知道有些人說玉米的味道怪怪的,紅薯的味道也不好,土豆更是不知道應該怎樣弄來吃。但是,必須告訴大家,這些都是真真實實的糧食,是可以滿足人體的需要的。在災荒到來的時候,總要比草根、觀音土的要好。”

說到這裡,張準的語調,逐漸的低沉下去,冷峻的說道:“外面的情勢,或許你們不太清楚,才沒有感覺到推廣這些外來作物的緊迫性。我現在告訴你們,外面的情況,非常的不樂觀。”

“長期的戰亂,長期的乾旱,導致大片的田地荒蕪,今年的糧食產量,必然會大大的減產。沒有了糧食,就會產生大群的災民。我估計,到時候會有大量的災民湧入山東。要是我們沒有足夠的糧食救濟,我們自己也會亂。”

“然而,水稻和小麥這兩項主要的農作物,想要一下子提升太多的產量,不太可能。因此,我們還是要在其他方面下功夫。特別是在玉米、紅薯、土豆這三者上下功夫。宋應星,你對水稻和小麥的研究,都很有經驗,我希望你可以專心致志的對這三樣的農作物進行研究。”

宋應星有點不情願的說道:“謹遵大人的吩咐。”

他的確有點排斥外來的農作物。這種思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你這也叫坐牢?老朱羨慕了

奧爾良烤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