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二、林涵蘊的初吻,皇家娛樂指南,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道:“不敢,公子請講。”

周宣說:“既然澹臺滅明是兩個人,那麼堯舜是指一個人還是兩個人?”

一個商販應聲搶答:“自然是一個人。”

另一個補充說:“古之明君也。”

周宣忍著笑,點頭道:“很對很對,兩位真是好學不倦啊。”

一個商販道:“我們宣州人不愛讀書、不會吟詩的會讓人瞧不起的,無論販夫走卒都是手不釋卷,吟哦之聲隨處可聞,公子是遠地來的?”

周宣道:“從金陵來此。”

那商販眼睛一亮,說道:“公子是來參加敬亭山‘惜春詩會’的吧?”

周宣問:“什麼是是惜春詩會?”

商販道:“每年四月十二,春已殘花將謝,我輩詩人傷春惜春,是以舉行惜春詩會,你看一到明日,敬亭山麓騷人墨客漫山遍野都是,要爭那惜春詩魁。”

周宣問:“得了這惜春詩魁,除了名聲外還有別的什麼好處?”

周宣重實利,單單一個詩魁的雅號不足以吸引他。

那商販道:“好處甚多,最主要一項是可以和宣州花魁共渡惜春之宵。”

“宣州花魁?”周宣有點明白。

兩個商販臉上都露出色授魂與的表情:“就是宣州青樓選出的最美的歌y,每年三月三,南湖踏春,宣州數千歌y就要選花魁,今年的花魁是鳴玉樓的夏侯流蘇,美豔不可方物,至今尚是清倌人。”

“夏侯流蘇?名字不錯。”周宣微有心動,扭頭看了林氏姐妹一眼,頓時心如止水,呵呵笑道:“有意思,有意思,明天要去見識一下宣州俊彥。”

林涵蘊問:“周宣哥哥,你該不會想去爭那詩魁、花魁吧?”

周宣說:“我已經多乎哉了,沒那心思,只是喜歡湊熱鬧而已。”

林涵蘊“嗯嗯”地點頭:“好,明日我們一起去看熱鬧。”

一夜無話,次日一早,周宣一行九人策馬乘車出宣州城北門,前往水陽江畔的敬亭山,但見車馬填路,書生士子摩肩接踵,相互對話不是七言就是五言,打油詩琅琅上口,看來昨日那商販所說的詩人遍地走、墨客多如狗,還真不是虛誇。

敬亭山主峰有特點,名叫“一峰”,峰頂建有“擁翠亭”和“雲齊閣”,借的是李白和謝眺的詩意,敬亭山勢平緩,攀登很容易,很奇怪的是,絕大多數所謂詩人都聚集在山腳下,越到高處人越稀少。

周宣問身邊一位士子,那士子道:“上山有兩關,必須根據臨時指定詩題吟出詩句,才能通關。”

周宣興致勃勃,對靜宜仙子道:“道蘊姐姐,去闖詩關吧?”

靜宜仙子微笑道:“宣弟去吧,女道可不如宣弟大才。”

林涵蘊嚷道:“我要去。”

靜宜仙子揶揄道:“涵蘊,你會作詩了?”

林涵蘊道:“我不管,我就要跟周宣哥哥去。”

周宣笑道:“也行,涵蘊做我的書僮,你看山上那些詩人,都帶著書僮。”

做書僮就做書僮,林涵蘊無所謂,她小家丁都做,書僮算什麼。

周宣讓藺寧、小茴香、澗月、茗風留在山下,他帶著三痴、靜宜仙子、林涵蘊踩著沿山石階上山,山路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牌樓,也不知是誰組織的,半山腰上那座牌樓有兩個士子守門,不斷有人上前答詩,卻赧然退回,詩不過關啊。

周宣四人上前,左邊士子手一伸,說道:“這位公子,請拈題。”

右邊那士子便如寺觀抽籤一般捧出一個竹筒,上面有詩籤數十根。

周宣隨手抽出一根,見竹籤正面鐫刻著隸書體“芍藥”兩字,反而鐫刻著“薔薇”兩字。

那士子道:“請以芍藥或者薔薇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德

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