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二、林涵蘊的初吻,皇家娛樂指南,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周宣心道:“看不出你還挺賢惠。”想想心裡有氣,你個小東西還想嫁給別人,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把攬過林涵蘊腦袋,大親特親。
林涵蘊也是樂此不疲,抱著周宣親嘴咂舌,不亦樂乎。
馬車停了下來,侍女茗風在敲車廂:“二小姐,仙子讓你回去。”
林涵蘊放開周宣的唇舌,應道:“好,馬上回來。”坐起身,拿出手帕,“呸呸”兩聲,斜睨著周宣,低聲說:“都是你的口水!”
林二小姐這斜睨的樣子分外嫵媚,說話又極度曖昧,周宣心裡盪鞦韆似的連蕩了好幾蕩。
林涵蘊用手帕抹了抹嘴唇,然後下車,周宣叫住她,做一個噤聲的手勢,林涵蘊小狗一樣皺了皺鼻子,說了聲:“知道。”
雨已經停了,傍晚的斜陽透過雲層照過來,道路兩邊群山滴翠,還有未凋謝的杜鵑,一簇簇,如火焰。
林涵蘊回到姐姐的馬車裡,靜宜仙子見她眉開眼笑、容光煥發的樣子,便問:“周宣和你講什麼故事了,讓你這麼高興?”
林涵蘊便把孔雪笠與嬌娜的故事說給姐姐聽,林涵蘊口才不錯,模仿能力又強,講的是繪聲繪色,最後還說:“我問周宣哥哥,為什麼孔雪笠不把嬌娜一起娶了,周宣哥哥說那兩姐妹一個是嬌妻,一個是膩友。”
當初周宣選擇講《嬌娜》純粹是因為打雷,但在靜宜仙子聽來,別有一番感受,心想:“宣弟是不是借這故事向我暗示什麼?涵蘊做他嬌妻,我做他膩友,永遠在一起?”
靜宜仙子一顆道心又亂了。
四月十一日,信州侯車隊來到寧國節度使的行轅駐地——皖南大城宣州,宣州古稱宣城,西漢時便已立郡,物產豐饒,人文鼎盛,景有敬亭山,李白詩云:“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還有謝眺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青發”小謝就是指謝眺,謝眺五百年前是南齊宣城太守,為官清廉,所以宣州又叫“謝公城”、“小謝城”,宣城也成了詩人墨客薈萃之地,據說從“謝眺樓”往下扔十次磚頭,砸到的十個人有九個是詩人,還有一個也自稱詩人,不過未被承認。
宣州是此去信州路上難得一見的大城,旅途真正的快樂不是為了到達目的地,而是在路上,周宣很懂得這個道理,而且宣州宣州,與周宣有緣啊,豈能不入城一遊,說不定有奇遇、豔遇。
十一日傍晚到達宣州時,因為怕地方官員打擾,周宣便沒有住館驛,只讓範判官、祁將軍帶著五十名府兵住館驛,吃喝免費不住白不住,他和林氏姐妹、三痴夫婦、來福、小茴香,還有茗風、澗月兩俏婢進城住客棧去,準備明日遊敬亭山、登謝眺樓。
宣州城,澄江坊,“悅來客棧”。
來福奉周宣之命,用三十兩銀子包下了悅來客棧二樓的十六個房間,眾人沐浴後下到一樓大廳用晚餐,四方桌三桌,周宣、三痴、來福、小茴香坐一桌,靜宜仙子、林涵蘊、藺寧、茗風、澗月一桌,其餘四名趕車的車伕一桌,喝謝公酒、品嚐時鮮小菜,南湖銀魚、寧國竹筍,很是入味。
藺寧走過來和周宣換座位,讓周宣去和靜宜仙子她們一起用餐,她要和她的三哥坐在一起,這股粘乎勁實在讓周宣無語,老三算是廢了,絕對的兒女情長、英雄氣短。
鄰桌有兩個住店的商販在賣弄學識,一個說:“請問澹臺滅明是指一個人還是兩個人?”
另一個回答:“是兩個人,春秋時人名都是兩個字的。”
靜宜仙子輕聲一笑,側臉對周宣道:“孔子說‘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這子羽就是澹臺滅明,是複姓。”
周宣笑著舉杯一飲而盡,聽那兩個商販還在互相問難,便道:“我有一題請問兩位?”
兩個商販見周宣錦衣華貴,氣宇軒昂,齊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