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六章 夜半鐘聲到客船,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器用之事,雖在外面採辦了幾年,這回去呀還得在內官監,雖說內官監也不錯,但與司禮監沒法比。”
張原心想:“現在是萬曆四十一年,萬曆皇帝還有六、七年好活,一朝天子一朝臣,鐘太監想要入主內廷中樞就要預先得到皇太子朱常洛的信任,不過朱常洛是個短命皇帝,紅丸案會不會照常發生,我能起到什麼作用?魏忠賢現在已經在皇長孫朱由校身邊了吧?鍾公公這人不錯,我該怎麼給他指點迷津?”
鐘太監見張原蹙眉沉思的樣子,笑道:“不難為你了,咱家只是隨便說說。”
張原誠懇道:“鍾公公,在下斗膽一言,宮廷競爭最主要的是跟對人,公公想要在眾多內官中脫穎而出必須跟對人,而且眼光要放長遠一些,那些目前當權太監不用過於攀交,因為巴結他們的人太多,你去爭寵反而容易樹敵,皇長子、皇長孫那邊的內官,公公如果可以的話應該多多親近。”
鐘太監神色一凝,張原這話可謂深謀遠慮,這豈是一個十六歲少年想得到的,但顯然是真心為他著想的,低聲道:“萬歲爺寵愛福王,至今不讓福王就藩洛陽,對千歲爺不甚待見,只怕——”後面的話沒明說。
張原道:“福王即將就藩,不是今年就是明年,這是大勢所趨,鍾公公看著好了。”
鐘太監盯著張原,問:“你懂易卜星佔?”
張原微笑道:“何須易佔,鍾公公在宮中多年,想必也知道皇帝與大臣們關於立儲這國本之爭爭了二十多年,到底是誰勝了?”
鐘太監恍然道:“你是說朝臣能逼迫福王出京就藩?”
張原含笑不言。
鐘太監上上下下打量張原,有些不可置信地問:“你小小年紀為何識見這般老辣敏銳?”
張原道:“無他,好學深思而已。”
鐘太監讚歎不已,卻又道:“若明年福王果真出京就藩,咱家就服你,以後咱家對你言聽計從。”
張原嚴肅道:“公公,這話是你我二人的密室私語,萬萬不能對他人說起,不然你我都是重罪。”
鐘太監連連點頭道:“這個咱家知道,咱家在宮中多年,若連這點利害都不知道的話也活不到現在。”
……
鐘太監送張原出織造署已經是夜裡亥時,鐘太監依舊派馬車送張原回運河埠口,十兩一錠的銀子共一百錠裝在一個皮箱裡一起搬上馬車,還有兩斤龍井茶和兩壇宮廷御酒“寒潭春”——
鐘太監與張原拱手道別,看著張原上車,直至馬車駛遠才轉身回去,織造署的長隨、僕役、門子見鍾公公對這個少年書生這般禮遇都是驚奇不已,就是布政使、都指揮使、按察使這三司首腦鍾公公都沒有這麼相送過
……
到了運河埠口,張原下車,穆敬巖將那隻皮箱搬取上船,七、八十斤的箱子對他這個黃鬚力士來說簡直輕若鴻毛,武陵和陸大有也上岸來,幫著把兩壇酒搬到船上去——
秦民屏從紅頭樟船上下來,正看到織造署的馬車回去,向張原拱手道:“張公子,那鍾公公可還有什麼吩咐?”
張原道:“沒什麼事了,就是那生祠要抓緊,鍾公公既然說了只讓你們出銀一千兩,你們也不要多出,但一定要多向鍾公公請示,不要擅作主張。”
秦民屏自是連連稱是,當初邱太監勒索三千兩,後來送去五千兩邱太監不收,這次他們帶了一萬五千兩銀子準備打點營救馬千乘,不料在杭州遇到張原,只費了一千兩銀子就基本化解了這次危機,張原真乃他們石柱土民的福星
與秦民屏在岸邊相談了一會,二人道別,張原上到三明瓦白篷船,將鐘太監借給他的杭州織造署小勘合牌交給陸大有收好,路引也在陸大有那裡,陸大有見多識廣,喜道:“好這是勘合牌,好極,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