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六章 夜半鐘聲到客船,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三十六章夜半鐘聲到客船
洪武二十七年的《寰宇通衢書》記載明初道路縱為裡,橫為裡,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以驛站為中心的驛路已經是四通八達,陸路一般四、五十里就有一座驛站,水路驛站相距稍遠,七、八十里會有一座,陸驛有車馬、驢騾、腳伕,水驛有舟船、水夫,可供使用,無論陸驛還是水驛都能提供食宿,而且這一切還都是免費的,但一般民眾享受不能驛站的便利,這是供官員進京或者致仕、朝廷欽差和邊鎮飛報軍情用的——
明初水馬驛遞符驗還比較嚴格,嘉靖以後就濫了,王裔、官員有驛遞大勘合牌,有權徵調馬二匹、民夫十人、舟兩隻,赴國子監的監生、外出公幹的吏舍也有權使用驛遞小勘合牌,搭乘車馬舟船以及住宿免費,那些王裔高官出行,馬二匹、民夫十人哪裡夠呢,所以往往超越規定,征馬、民夫徵用過倍,這樣也就罷了,很多官員還把勘合牌送給親朋好友使用,驛站送往迎來,疲不堪命,現在鐘太監把織造衙門的小勘合牌送給張原使用就是這種情況,這在當今是很普遍的事,見怪不怪——
張原心道:“還是我內兄商周祚廉潔正直,接家眷進京都是用自家舟船。”
雖然如此,張原還是接受了鐘太監借給他的驛遞小勘合牌,嗯,藉機考察一下驛站民情嘛,據說明朝滅亡的又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崇禎二年裁減天下驛站,李自成原是銀川驛卒,驛站一裁減,李自成失業了,又逢災荒,沒飯吃,於是就反了——
張原道:“多謝公公借小勘合牌,但這一千兩銀子我如何受得”
鐘太監笑道:“你為邱千乘排憂解難,如何受不得?邱千乘說了,張公子的謝禮也全在我這裡,所以咱家分你一千兩,怎麼,莫非你嫌少?”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邱千乘當然不會說給張原的謝禮全在鐘太監這裡,邱千乘根本就沒把張原放在眼裡,而鐘太監給張原銀子也並非錢多得不耐煩非要送出去,這在於一種利益聯盟,張原若不收銀子那絕對就有隔閡,收了則是沆瀣一氣,大家交情就更進一步了,透過這次算計邱千乘,鐘太監見識了張原的智謀,更重要的是,張原八股文作得好,透過科舉入仕是必然的,所以鐘太監認為有必要結交張原,識人於微賤時豈不是有眼光?
張原躬身道:“這是公公所賜,張原就腆顏領受了,希望日後能有報答公公之處。”
鐘太監滿意地點著頭,端起茶盞道:“喝茶,喝茶,這是西湖龍井,張公子喜歡的話,咱家也送你兩斤。”這不是端茶送客,是真正隨意的交談。
張原道:“公公督造杭州,真是讓人羨慕啊,單這山水之美,日夜薰陶,幾個人能享受到。”
鐘太監呵呵而笑,忽然笑容一收,肅然道:“雖日日對湖山之美,但咱家還是憂心忡忡啊,張公子聰明過人,不知能否為咱家解惑?”
張原心道:“鐘太監該不會是飽暖思yin欲想重新長出**來吧,這我可幫不了你。”說道:“不知公公有何憂慮,張原雖然年幼,或許也可幫公公參謀一二?”
鐘太監沉吟了一下,說道:“這杭州咱家也待不久了,後年咱家就要回京,這在外面待久了,重新回宮當差還真是不適,張公子可有什麼法子讓咱家留在杭州?”
鐘太監也是一時感慨,隨口問問的,並不指望張原真能想出辦法讓他留在杭州,張原雖然聰明,畢竟年少,而且又不瞭解宮裡複雜情況——
卻聽張原說道:“公公在外,任命掌握在皇帝和掌權太監手裡,除了託人回去送禮打點沒有別的辦法,小子以為,公公才學過人,對皇帝忠心耿耿,就是做司禮監秉筆太監也是做得的,做到秉筆太監,自然揚眉吐氣。”
鐘太監搖頭道:“咱家是內官監的,掌管宮室、陵墓營建和妝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