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九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名?”
張原道:“正要借叔祖的名望,請叔祖賜名吧。”
張汝霖略一思忖,說道:“就叫陽和義倉如何?”陽和是張汝霖之父狀元張元汴的號。
張原喜道:“甚好。”
張汝霖道:“籌建義倉之事還得稟明侯縣令才行,侯縣令是你老師,你自與他說,你要借我的名義行事我也依你,不過這些事都要等府試放榜後再說,你若府試透過,是童生了,我捐助米三百石給義倉,若府試都通不過,那什麼事都休提。”
張原叉手道:“是。”
卻聽張汝霖笑道:“你若僥倖中了府試案首,那我捐助五百石米,哈哈。”
張原心道:“目下米價約為一兩銀子二石,五百石米就是二百五十兩銀子,二百五不大好聽,不過米價很快就會漲的,再過幾個月米價翻倍也不稀奇。”
張原回到東張宅中,天已經黑了,月亮還沒升上來,大石頭來報說侯縣令派了門子來傳他去要問話,張原不知道有什麼事,帶了武陵匆匆隨那門子往縣衙而去——
紹興府試,上萬名考生、兩萬篇八股文,按四百字一篇計算,那就是八百萬字,要在半個月內完成閱卷評定放案,若是知府徐時進一人承擔的話,那是絕不可能完成的,徐時進把紹興府八縣的縣令和縣學教諭召集到府衙一同閱卷,這樣連同他和紹興府學教授就有十八個人,負擔大為減輕,每個縣的縣令和教諭負責本縣的考卷,初選三百人,八個縣共初選二千四百人,完成初選,八縣縣令和教諭各回本縣,餘下的閱卷就由徐時進和府學教授完成——
四月初九日八縣考生全部結束府試,十二日開始閱卷初選,十八日完成初選,山陰縣令侯之翰回到縣衙,便讓門子傳張原來,見到張原,侯之翰道:“張原,今日府試初選已結束,山陰縣一千六百多考生透過初選的有三百人,然後徐知府再從這三百人中錄取一百二十人作為童生,童生是有名額限制的,山陰和會稽是大縣,有一百二十人,其餘六縣都是一百人——我今日喚你來,是想問問你那兩篇八股文是怎麼破題的?”
張原便將“趙孟之所”和“君子喻於義”這兩篇制藝的破題和承題背誦給侯縣令聽,侯之翰皺眉道:“我初選的三百人當中好象沒有這兩篇制藝,這怎麼回事,難道遺漏了”
侯之翰對張原寄予厚望,若張原連府試初選都未過,那連他都會大為沮喪,張原是他擢為案首的,張原不能透過府試那等於是說他無識人之明,可憑他的記憶,好象真沒看過張原的這兩篇八股文,便讓張原將兩篇八股文完完整整地背給他聽,確認未曾看過這份考卷——
侯之翰心道:“莫非徐時進要刻意打壓張原,把張原的考卷抽去了,這也欺人太甚了吧”便問張原當日交卷的情景,聽張原說徐知府對他那兩篇制藝很賞識,侯之翰笑了起來,說道:“你卻不早說,倒害我為你空擔心,如此看來徐知府是早把你取為童生了,好了,你回去靜候佳音吧,我這幾天是累得頭暈眼花了,要早些歇息。”
張原回到宅中,此後數日安心讀書、練字、與兩個小外甥玩耍,等著府試放榜。
四月二十四日午前,張原正在西樓書房看《昭明文選》第二十三卷,這一卷選錄的是魏晉古詩,魏晉詩歌有一種率真之氣,讀到好詩真令人神清氣爽,忍不住要大聲吟誦起來:
“潛虯媚幽姿,飛鴻響遠音。薄霄愧雲浮,棲川怍淵沉。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祿反窮海,臥痾對空林。衾枕昧節候,褰開暫窺臨。傾耳聆波瀾,舉目眺嶇嶔。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為後代詩家所激賞,謝靈運自己也說“如有神助”,張原正品味詩意,武陵跑了起來,大聲道:“少爺,杭州的秦先生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