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二章 鴻漸於陸,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都是工部的事。”

這雖然是工部的事,但一般留京的進士顯然沒有這樣好的待遇,張原三人謝過吏部的王郎中和工部的吳所丞,持吏部開具的執照和勘合,出東公生門往右行數十步就到了翰林院.

翰林院大門三間,正對東長安街,此前張原在這大門前經過多次,這次終於走進去了,過三重門,到正堂拜會翰林院侍讀學士郭淐,翰林院掌印官由禮部尚書劉楚先兼任,劉楚先很少來翰林院署事,都由從五品侍讀學士郭淐總理院事,翰林院只是一個正五品衙門,品級不高,但尊榮清貴,是培養閣臣的部門,非翰林不得入閣嘛。

郭淐五十來歲,河南人,是個忠厚長者,與張原三人寒暄數語,便實話實說道:“皇帝罷經筵多年,東宮出閣講學亦廢,《世宗實錄》也已修訂完畢,翰林院現在實在是太清閒了,張修撰、文編修、錢編修,你們三位先跟著周侍講熟悉一下國朝典章制度,學習制誥文字,考議制度、詳正文書,過一段時日再專門負責一事。”然後帶著三人去見周侍講。

翰林院臨玉河一側有一處小院,堂屋三間,屋內卻沒有板壁相隔,侍講、修撰、編修、檢討十餘人在此通堂辦公,翰林院侍講是正六品,比張原的從六品修撰高一級,郭學士說的這位周侍講就是三年前癸丑科狀元周延儒,周延儒會元、狀元連捷時年方二十一,是大明開科取士以來第二年少的狀元,第一是成化年間的狀元費宏,中狀元時年二十,而現在,丙辰科狀元張原年僅十九歲,一下子就把周延儒的光環給奪去了——

周延儒少年成名,恃才傲物,在翰林院熬了三年,從修撰升到侍講,依然只是一個清貴閒官,頗不甘寂寞,見到初次相見的張原三人,尤其是對張原,周延儒隱然有妒意,待郭學士走後,他沒什麼話說,自顧看書、寫字,把張原三人晾在一邊——

張原、文震孟、錢士升面面相覷,張原上前作揖道:“周侍講,我等三人今日院中還有何事?”

周延儒看書頭也不抬,口裡吐出兩個字:“無事。”

張原道:“既無事,那我等三人先去工部看住所,明日再來。”

周延儒鼻孔出氣,“嗯”了一聲。

張原向堂上諸位翰林拱拱手,轉身便出去了,文震孟、錢士升隨後跟出來,錢士升不悅道:“這位周侍講怎麼回事,我們哪裡開罪他了!”入翰林院第一天就遇上這麼個嘴臉,當然不痛快,他們可都還在一甲及第的興頭上呢。

張原並不在意周延儒對他們態度冷淡,微笑道:“可能他自有煩心事吧,日久見人心,且慢慢相處了看。”

三人又轉回工部,營繕所的吳所正和兩個所副便領著張原三人往西長安街,從皇城根下的石廠街繞到李閣老胡同,李閣老就是弘治年間內閣首輔李東陽,李東陽的宅第在這裡,故名李閣老胡同,分配給張原的那座四合院坐北朝南,比商周祚在東四牌樓的四合院略小,但也有外院、內院,雖是百年舊屋,經去年修葺後也還整潔,在工部所剩的房子裡算是寬敞的了,張原比較滿意,前些日子他讓來福打聽過,在皇城附近要租賃這樣一座四合院,年租金應該在三十兩銀子以上,現在免費住著,還有何話說——

張原收了鑰匙,跟著去太僕寺衚衕看文震孟和錢士升的房子,那兩座四合院還要小一些,但也算清淨整潔,交接完畢,吳所正和兩個所副回工部衙門去了,文震孟和錢士升此前一直住在會同館,他們兩個很快就搬到這裡來住,而張原暫時還會在內兄處先住著,等下半年澹然入京再搬到這裡來,房子是要先佔到的——

座師吳道南的住處就在這邊,既然到了這裡,當然要去拜見,卻聽那應門老僕道:“我家老爺入閣當值去了。”

張原大喜,萬曆皇帝定是下詔挽留吳閣老了,內閣好不容易添了一個人,萬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