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一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趕去打那個董氏清客卜世程了,其實先前就痛打過,只是因為公堂上卜世程沒受杖責,張萼氣不過,定要趕去補打——
陸韜進內宅向父親陸兆珅稟報今日之事,偏癱的陸兆珅右手拍著圈椅扶手連聲道:“打得好,打得好。”
一旁的柳氏擔心道:“這些人回去會不會毆打養芳報復啊。”
陸韜道:“二弟是在松江府大牢裡,又不是董氏拘押的,而且有我陸府的人在那邊打點,二弟不至於受苦。”
柳氏點頭道:“為娘最是擔心你弟弟,你要儘快想辦法救他出來才好,花費銀子是小事,保住人是第一。”
陸韜道:“母親放心,兒子理會得。”
陸韜回到前廳,張萼回來了,說起碼頭上的一幕,眾人狂笑,皆贊張萼有俠氣。
張萼道:“那鄧班頭說什麼得饒人處且饒人,我卻是一個都不放過,絕不饒恕。”
華亭的兩個生員翁元升和蔣士翹道:“今日真是大快人心,看來就是要聯合諸生向官府施壓才行。”
張萼道:“這才懲治了幾個董氏家奴,算得什麼大快人心,哪日要把董祖常打得屎尿齊流才解氣。”
這時已經是薄暮黃昏,二十餘位青浦諸生都留在陸府晚宴,酒過三巡,柳敬亭道:“諸位相公,在下已將董宦惡行錄編成說書,先說給諸位相公聽聽。”
眾人便安靜下來,聽柳敬亭說書,從杭州來青浦的途中五日,柳敬亭時常獨自對著張原寫的那篇“董宦惡行錄”凝神思索,今日終於完成了改編,全部默記在心,這時疾徐輕重、吞吐掙揚地說出來,董氏父子和家奴的兇蠻奸惡、受害民眾的冤屈悲憤,入情入理,入筋入骨,讓人聽得怒氣勃發——
張萼拍案大罵董其昌,華亭諸生翁元升和蔣士翹義憤填膺,二人向張原道:“介子兄,我二人明日先回華亭,聯絡諸生,待你們到華亭後一起向知府聯名控告董氏,要求懲治董祖源、董祖常和一幫董氏惡奴——”
張萼問:“怎麼不提懲治董其昌?”
翁元升道:“董其昌是致仕的翰林,難以治他的罪,能懲治他這兩個兒子和一幫惡奴就很不錯了。”
蔣士翹道:“董其昌年已六旬,活不了幾年了,就讓老天爺來收他吧。”
張原心道:“史載董其昌活了八十二歲,現在才六十歲,還有二十多年好活呢。”對柳敬亭道:“敬亭兄,你這說書無須直言董其昌父子的名字,可以隱其姓名,託言異世,這樣可以省些不必要的麻煩。”
張岱點頭道:“介子說得是,反正具體的事一說出來,聽眾就都知道是董氏父子的醜事,無須明言姓氏。”
柳敬亭知道張原、張岱這是為了保護他,張原他們有生員功名,而他柳敬亭只是一個流落江湖的說書人,若董其昌告他誣衊士紳那他是要吃苦頭的,但柳敬亭卻並不畏懼,大不了再次隱姓埋名、遠走他方而已——
張萼卻覺得說書時不直指董其昌父子的名字不解氣,張原向他解釋:“這就好比《***》託言宋朝,其實風土人情、世態百相無一不指向嘉靖後的大明。”
張萼最愛《***》,喜道:“原來如此,妙”
——————————————————
五千字更到,向書友們求評價票,這是訂閱後自然產生的一張評價票,請給雅騷投五星票吧,這很重要,可以吸引新讀者,拜託書友們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