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山夜戲,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金尼閣喜道:“敝人正有此意,一直尋覓不到智慧開通的儒者,張公子極是合適,簡直是天造地設。”

金尼閣非常愉快,金尼閣最欣賞利瑪竇,他奉羅馬教廷之命來大明就是為了整理利瑪竇的遺稿,金尼閣認同利瑪竇的傳教策略,認為要讓大明百姓接受聖教,首先要傳播西方科技——

“但此去北京不過一個半月,恐怕連半本書都翻譯不了,張公子即將參加會試,不容三心二意,待考試後再約時間合作翻譯,如何?”

當年徐光啟與利瑪竇翻譯《幾何原本》六卷用了兩年時間,所以金尼閣的考慮不無道理。

張原道:“《推歷年瞻禮法》繁難,那就先從翻譯《意拾諭言》開始,嘗試一下難易。”

金尼閣欣然應允,待張原磨好墨、鋪開紙,他便翻開那本精裝的《意拾諭言》,用他那尚不純熟的大明官話逐字逐句講了第一則諭言“狐狸和葡萄”……

金尼閣這是直譯,拉丁文與漢語差別實在太大,金尼閣尚未學貫中西,譯得磕磕絆絆,佶屈聱牙,心中很是慚愧,自知與利瑪竇的中西文修養相去甚遠,生怕張原皺眉嘲笑,然而張原卻是筆不停書,等他講完這則“狐狸和葡萄”,過了不到半刻時,張原擱下筆,將那張紙遞過來:

“金司鐸請看,這樣譯可否?”

金尼閣接過來逐字誦讀:“狐與葡萄——昔有一狐,見葡萄滿架,萬紫千紅,累累可愛,垂涎久之。奈無猿升之技,不能大快朵頤。望則生怨,怨則生怒,怒則生誹,無所不至。乃口是心非,自慰曰:‘似此葡萄絕非貴重之品、罕見之物,況其味酸澀,吾從不下嚥,彼庸夫俗子方以之為食也。’此如世間卑鄙之輩,見人才德出眾,自顧萬不能到此地步,反詆譭交加,假意清高。噫,是謂拂人之性,違心之談也。”

金尼閣讀完,目瞪口呆,張原的譯文比拉丁原文還精彩,並且略有發揮,這就好比臨摹勝過原作、山寨壓倒正版,金尼閣搖頭嘆道:“張公子之才,敝人生平僅見,敝人能與張公子合作翻譯,真是蓬蓽生輝。”

“蓬蓽生輝”一詞用得不恰當,張原善意提醒,金尼閣也是虛心受教。

這日下午,金尼閣和張原用了兩個時辰合作譯出二十則諭言,這本《意拾諭言》裡總共一百八十多則寓言故事,照這樣的進度,一天翻譯四個時辰的話,那隻要五天就能完成,金尼閣對這樣的神速感覺象是在做夢,他把這個歸之於天主的奇蹟,張原的出現,就是天主示現的奇蹟——

天色暗下來,聽得前面船上的人銳聲喊道:“鎮江到了,鎮江到了。”

南京離鎮江水路一百六十餘里,這順風順水,一個下午就輕舟而過,照先前約定,他們將在鎮江過夜,明日一早渡江往揚州。

五條船相繼泊在北固山下,新月如眉,早早就掛在中天,山頂上有前日留存的薄雪,映著月光,噀天為白,江濤吞吐,白霧瀰漫,景緻頗奇。

張原站在船頭,仰望北固山,心道:“這便是梁武帝所稱道的天下第一江山,辛棄疾的‘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也是在這裡,那邊是金山和焦山,三山呈鼎足之勢。”

“介子,用了晚飯沒有?用過了,好,我們去金山寺一遊。”

張岱在那邊船上叫,張岱是最喜遊玩的,昨夜沒睡,上船後就一直從南京睡到北固山,被喚起吃了一大碗羊肉餛飩,精神極好,遊興極濃,北固山雖是路過,美景絕不容錯過,阮大鋮與他一拍即合,阮大鋮船上還有諸般曲藝樂器,隨船的一個侍妾和兩個小廝都能唱戲,阮大鋮道:“北固山險峻,夜裡登山不便,而且甘露寺朽廢,我去年來過,無足觀,金山寺卻好,山不高,遊玩也方便。”

張岱就遍邀諸人去遊金山寺,周墨農、倪元璐、王炳麟、翁元升等人都要去,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