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九十六章 暴死,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鄭貴妃今年五十一歲,年輕時再怎麼美貌此時也衰殘了,但萬曆皇帝對她寵眷不衰,可見鄭貴妃是很有魅力和手段的,但鄭國泰上疏自辯引得群臣攻訐,案犯張差又突然暴亡,外官們要求龐保、劉成出宮受審的呼聲高漲,鄭貴妃終於坐不住了,六月初四這日上午,鄭貴妃到啟祥宮向萬曆皇帝哭訴,自梃擊案發生以來,萬曆皇帝也承受著外廷大臣強大的壓力,這時見鄭貴妃拜在他膝下哭訴,便道:“阿秀,你當面向哥兒解釋此事,只要哥兒向廷臣表示此事與你無關,那朕自當了結此案。”即命身邊太監去慈慶宮傳太子來此見駕。
太子朱常洛接到啟祥宮內官傳的萬曆皇帝口諭,當即更換衣冠準備去拜見父皇,王安隨侍,朱常洛悄聲問:“王伴伴,父皇此時召見我作甚?”
王安對外廷梃擊案的事態發展是瞭如指掌,心知鄭貴妃終於不能裝作若無其事了,這必是鄭貴妃在皇帝面前哭訴自辯,皇帝要太子前去讓二人當面解釋清楚——
朱常洛聽了王安的分析,點點頭,卻又問:“若鄭妃向我解釋,我該如何應答?”
王安道:“千歲爺可還記得當年講官劉先生勸慰千歲爺的話?”
朱常洛略一思索,點頭道:“我明白了。”便與王安跟著那位傳皇帝口諭的內官前往啟祥宮。
王安說的那位講官劉先生是指時任詹士府右中允的江西人劉曰寧,當時朱常洛尚未被冊封為太子,在眾官一再敦促下,萬曆皇帝同意年已十三歲的朱常洛出閣讀書,劉曰寧就是講官之一,因為皇帝對皇長子出閣讀書不重視,宮中給講官們的待遇也很差,本來進講完畢,是要賞賜酒飯的,而且時不時還有賞賜,但給皇長子講學,講官們還得自帶飯盒,其他按例應該有的銀幣、筆墨、節錢賞賜一概沒有,堂堂皇長子講官竟然不如鄉村塾師的待遇,對此,皇長子朱常洛感到很慚愧,少年人正是最要顏面的時候,不免流露怨言,劉曰寧在旁安慰,希望皇長子依於仁孝,朱常洛很聰明,也明白自己的處境,這些年如履薄冰能平安走過來,正是他平日曲意孝順父皇的緣故,所以這時聽王安提起那位已故的劉講官,朱常洛心領神會。
路上,王安低聲道:“千歲爺可以向萬歲爺請求繼續出閣聽講,多與外臣親近,還有,皇長孫今年也十二歲了,早該正式出閣讀書了,鍾本華雖然有才學,對小爺和哥兒也忠心耿耿,但內官沒有威嚴,當不得嚴師,所以哥兒還得出閣讀書才好。”
朱常洛點點頭,這次梃擊案他受了如此大的驚嚇的委屈,是該有所補償才行。
到了啟祥宮後殿,那鄭貴妃一見太子朱常洛進來,一下子就跪下,哭訴道:“哥兒,我何曾要害你,我是看著哥兒長大的,我若是此案主使,讓我不得好死——”
朱常洛見鄭貴妃向他跪下,嚇得趕緊也跪倒,連聲道:“兒子絕不敢疑心母妃,外臣議論,兒子並不相信。”
萬曆皇帝本來是板著臉,這時聽朱常洛這麼說,頓時龍顏大悅,讓左右宮人把鄭貴妃和太子扶起來,賜座,對朱常洛道:“還是哥兒心裡明白,外臣為了各自私利藉此事大肆爭訐,讓朕極是煩惱,那哥兒說此案該如何了結?”
朱常洛小心翼翼道:“本來只拿張差是問即可,但兒子聽聞那張差已死,招供出四人,就將那四人拿問,其餘不必牽累。”
鄭貴妃一聽還要拿問龐保、劉成,頓時急了,誰知道這二人會被那些外官唆使說出什麼不利她的話來,正待爭辯,萬曆皇帝以不容置辯的口吻道:“哥兒說得是,就依哥兒說的辦。”又問朱常洛道:“哥兒這次受了驚嚇,朕要給你一些補償,你說,想要些什麼?”且看朱常洛會不會提出一些過分的要求,但聽朱常洛只是要求和皇長孫朱由校一併出閣讀書,萬曆皇帝對兒子的態度頗為滿意,說道:“朕都依你,朕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