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九十七章 公主的腳印,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字型檔,罷宮市就是斷了魏進忠這些太監的財路,魏進忠自然忌恨這個劉光復,這時靈機一動,回覆道:“回萬歲爺,這人說願皇上慈愛皇太子。”
這話從字面上看與劉光復所言大同小異,但多了一個“願”字,意思頓時迥異,劉光復是讚美稱頌皇帝與皇太子父慈子孝,魏進忠這一轉述就成了劉光復請求皇帝對皇太子慈愛,這不就是指責皇帝對皇太子不夠慈愛嗎,萬曆皇帝氣喘吁吁說了一大通,又拉著朱常洛的手說“此兒極孝,我極愛惜”,在群臣面前表演得這麼充分,卻被劉光復當眾“指責”,豈不震怒,訓斥道:“內廷慈孝,外廷妄肆猜疑,跡涉離間!”
張原知道劉光復這個人,十年前在紹興府諸暨縣當過縣令,治理水患,頗有政績,劉光復離任後,諸暨百姓還建了劉公祠紀念他,但這個人比較執拗迂腐,而且這時劉光復納悶啊,明明是稱頌之詞怎麼皇上卻怒斥他妄肆猜疑,他不服,忠臣要敢言,他大聲爭辯,萬曆皇帝幾次要制止他說話,他卻充耳不聞,自顧喋喋不休說個不停,把萬曆皇帝臉都氣歪了,怒叫:“錦衣衛何在?錦衣衛何在?錦衣衛何在!”
但皇帝今天召見百官,未傳錦衣衛入侍,所以萬曆皇帝連喊了數聲也無錦衣衛的人答應,便命身邊內侍將劉光復綁起來,押往朝房候旨發落。
吳道南是萬曆十七年的進士,前後也見過萬曆皇帝幾次,從未見皇帝如此震怒,很是惶恐,又因為跪得久了,頭一暈,撲倒在地,掙扎著爬不起來,郭淐、張原、周延儒就跪在吳道南身後,郭淐、周延儒二人遲疑著不敢擅動,張原卻已經起身去扶,首輔方從哲也從邊上攙了一把力,向張原點了點頭——
坐在簷下左門柱邊大發雷霆的萬曆皇帝見把次輔給嚇倒了,這才勉強息怒,命內侍把吳閣老攙到二門外休息,過來攙吳道南的是魏進忠和另一個東宮太監,張原這時才看到鍾本華也與一班內侍一起立在右階下侍候,右臂已無夾板,想必傷勢好得差不多了。
方從哲重新跪倒,為劉光復求情道:“小臣無知妄言,望霽天威。”
萬曆皇帝餘怒未息,又拉著太子朱常洛的手問群臣道:“你們都看見否?如此兒子,謂我不愛護,譬如爾等有子如此長成,能不愛惜乎?”又讓內侍把四位皇孫、皇孫女從左階下引到階墀上,站在他身邊,示意各位大臣仔細看看他的佳孫、佳孫女,這天倫之樂誰忍心去破壞?
張原注意到那位小公主先前站立的石階上有一塊水跡,顯然是小公主尿急了,皇室規矩太嚴,小公主尿急了竟不敢走開,又緊張又害怕,就尿出來了,走上階墀時一步一個小小的溼腳印,好在絕大多數人都被萬曆的怒火震懾吸引,並未留心一個小女孩的腳步——
萬曆皇帝又道:“朕與皇太子天性至親,祖宗祖母俱鑑,小臣恣意妄言,離間我父子,真是奸臣,真是奸臣!”
跪在下面的大臣們也納悶啊,劉光復明明是稱頌之語,怎麼就成了離間皇上父子的奸臣了?料想是皇帝借題發揮,發洩對外臣的怨氣,這真是天威難測啊,頌揚之詞也會觸黴頭,還是閉嘴為好——
其他官員可以不說話,首輔方從哲不能讓皇帝一個人在那說啊,叩頭道:“諸臣豈敢如此。”
萬曆皇帝見群臣震懾,這才言歸正傳,說道:“瘋癲奸徒張差闖入東宮,打傷內官,今張差已畏罪而斃,只把龐保、劉成和薊州刁民李自強、李萬倉拿問,其餘不許波及。”轉頭對皇太子朱常洛說:“你有何話,且與諸臣悉言,不要隱瞞。”
朱常洛知道父皇是要他對梃擊案表態,說道:“似此瘋癲之人,決了便罷,不必株連。”又覺得這話還不夠分量,怕父皇不滿意,接著道:“我父子何等親愛,外廷有許多議論,寧陷我為不孝之子嗎。”
萬曆皇帝微不可察地點了一下頭,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