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二十六章 生財有道,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帖子,上有地址和姓名,讓袁朝年書印好後送到那邊便是。
那袁朝年送走了這一老一少兩位官紳後,回來再看那書帖,書帖上寫著“李閣老胡同北側紹興人張原”,袁朝年愣了半晌,他知道大時雍坊、李閣老胡同、太僕寺街那一帶都是官員聚居區,而這個張原不就是今科狀元郎嗎,傳臚那日狀元誇街他還趕到長安街去看了熱鬧,那騎著大白馬的狀元郎,不就是方才那個年輕士子嗎,難怪這麼豪氣,竟不用保人,直接就留下了三百兩銀子——
狀元郎的差事啊,袁朝年不敢怠慢,將銀子交與渾家收好,即去後街找姜姓刻工一家,預付了二兩銀子,次日一早,姜姓刻工父子三人就到這邊書坊庫房,與袁朝年一起檢查那些雕版,把朽廢的都挑出來,大約有十分之一不能用,書坊還有一些現成的雕版用的棗木板,袁朝年當即寫版,姜姓刻工父子三人隨即開工,先把單卷本的《簡平儀說》缺的雕版補齊、再將《幾何原本》和《泰西水法》的第一卷的缺版補齊,刻工製版的同時,袁朝年去採購紙張和印墨,不敢以次充好,實實在在的鉛山竹紙和松煙墨,到十月三十日,第一批九卷共計四千五百冊書已經印製完畢,袁朝年便僱了一輛馬車將這一堆書送到李閣老胡同,一問之下果然是張狀元的寓所——
這日正逢休沐日,張原正在四合院裡看書,聽說書送來了,出到外院來看,書印製的頗為精良,當即把未付的二百兩銀子都交給袁朝年,讓他儘快把後面的兩千冊書印好送來,袁朝年自是連聲答應。
張原拿了幾冊書進內院,王微正在西廂房與景蘭談詩論畫,景蘭與王微很說得來,景徽不怎麼喜歡王微,她在小姑姑房中與小姑姑和小鴻漸說話玩耍,這姐妹二人三天兩頭在李閣老胡同這邊,前幾日商澹然還帶著她們去了西城外的海淀和黑龍潭遊玩,景徽非常快活——
張原進到王微的房間,見王微和景蘭正同看一本詩集,笑道:“兩位才女打擾一下——”
王微起身施禮,笑問:“相公何事?”
景蘭施了一禮便去小姑姑澹然那邊了,張原就說讓王微雕兩個長方形小印章,其中一個刻上“每部紋銀三錢”,另一個刻上“每部紋銀一兩六錢”——
王微能詩善畫還會治印,當即取了刻刀和黃楊木出來,問:“怎麼書價如此懸殊?”
張原道:“《簡平儀說》是單卷本,定價三錢,而《幾何原本》和《泰西水法》都是六卷本,不分卷賣,要買就整部六卷,定價一兩六錢算是優惠的。”
王微問:“敢問相公書籍成本幾何?”
張原道:“售價三,利其二——修微會不會腹誹說我王微怎麼嫁了個奸商啊。”
“怎麼會呢,相公是生財有道。”
王微含笑治印,這兩個印章很簡單,不用半個時辰就刻好了,張原持了兩枚印章和一盒朱抄印泥到外院吩咐武陵把這四千五百冊書都蓋上了,記住別蓋混了,明日便送到燈市街翰社書局出售——
就在五日前,張若曦託民信局寄給王微的一千八百兩銀子送到了,王微便去在崇文門內燈市街把來福、姚叔他們尋訪多日物色好的那一處店鋪買下,這處店鋪其實也是一座小四合院,大約佔地半畝多一些,也有門面三間,裡外兩進,京城房子貴,去年王微在杭州買下的那處店鋪佔地有一畝多,只費銀四百八十兩,而燈市街的這處房子只有杭州的盛美商號一半大,原房主卻要紋銀八百兩,王微感嘆這內城的房價實在驚人,張原卻沒覺得有多貴,北京二環的房子啊,而且擁有無限期的所有權——
盛美商號北京分號的商鋪找好了,但現在北運河已經冰凍無法航行,張若曦要把布匹、綢緞送到京中得等明年開春,張原就讓王微把商鋪臨街的三間店面靠左的一間給翰社書局來賣書,由武陵管理,這間店鋪稍微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