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八章 朝中無人莫經商,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百三十八章朝中無人莫經商

當日下午,張原與楊石香、陸韜、洪道泰立下了翰社書局入股的契約,十二名股東各持一券,書局暫由楊石香、陸韜和洪道泰管理,遇事三人共議,將聘用精通做龍門賬和四腳賬的人負責核算翰社書局的銀錢進出,定期編制“進繳表”和“存該表”,每年各大股東齊聚稽核,翰社書局不是小打小鬧的小書坊,要有長遠發展的眼光,月計歲會,必須嚴謹——

楊石香經營書鋪有年,自以為頗精商賈之道,但與張原接洽,發現張原在經商方面的學識遠勝於他,楊石香的家庭書坊只有一本進出賬,“進繳表”和“存該表”他倒是聽說過,這是管理錢糧的老吏和大商賈聘用的賬師才有的本事,是萬曆以來才出現的新式記賬法,沒想到張原也能說得頭頭是道,張原解釋說這是對每一筆賬款既登記“來賬”,又登記“去賬”,以反映同一賬款的來龍去脈,如此,書局收支盈虧一目瞭然——

楊石香心道:“所謂天縱其才、高深莫測,就是指張介子這樣的人了,這樣的奇才我楊石香生平僅見,看其立文社、建書局,胸有大志啊,八股文作得好、人情又練達,這樣的人不青雲直上更待何時!”

同一日,陸韜向父親陸兆珅稟明,與山陰張氏合辦“盛美商號”,經營棉布、絲綢、織繡,要在華亭、上海、蘇州、南京、杭州開辦分號,陸兆珅道:“你看著辦就是了,現在是你當家作主,與張氏合夥很好,張氏是一大靠山。”

要經商、要發財,朝中無人是行不通的,大商賈都是延請名師教子弟讀書,希望本家有透過科舉做官的,還有就是以大筆銀錢攀結朝中高官,關鍵時刻有高官一封書信撐腰,就能渡過危機,不然的話,錢再多那都是讓人宰割的肥羊,所以一些家財億萬的大商賈在朝中都是有代言人的,陸兆珅原以為自己有舉人功名也勉強能鎮得住了,沒想到遭遇董氏侵凌,差點家破人亡,血的教訓哪,,所以聽兒子陸韜說要與山陰張氏合夥開辦布行商號,當然是贊成的——

張萼現在也知道張原從董氏沉船裡發了一筆大財,張萼雖然心直口快,但不是傻子,也知這事利害,當然不會在外人面前亂說,張原投資翰社書局和盛美號布行都是以他三兄弟的名義,這讓張萼很滿意,介子還是很顧兄弟情義的——

五月二十八日,“盛美商號”的合股契約也已訂立,張原將一萬兩銀子交給姐姐張若曦,這些銀子將用來收購蠶絲、購置織機、招攬織工,按照張原的意思,盛美商號還要設計一個標誌,也就是商標,店鋪門前要有醒目的標誌,出售的每匹布的布頭也要印上這商標,當然,店鋪門前的商標要大,布頭上印的商標有瓜子粒大小即可,這商標一時想不好,也不要急,多設計幾個再定奪,要讓人看了就記得住,一旦定下就不能更改,不要過兩年又換個標誌,那是愚蠢的——

那冊時文集子也選評已定,只待刊刻印刷了,這將是翰社書局刻印的第一本書,松江之事大致已了,張原與大兄張岱、三兄張萼要去南京國子監就讀,他們是端午節後從山陰啟程的,這都已經五月底了,在蘇州還要耽擱幾天,所以必須抓緊上路,宗翼善隨張原去南京,張原在南京讀書,他就去幫助焦太史整理藏書樓書目,宗翼善的父母暫時留在青浦,待張原年底歸紹興時,宗翼善再把雙親接去,青浦離華亭太近,宗翼善不大放心,還是想讓父母在山陰安家——

張原以白銀五十兩酬謝柳敬亭,柳敬亭卻只肯要二十兩,只當是張原這些日請他說書,每日酬金一兩銀子,張原也就作罷,二十八日一早送柳敬亭和隨侍小僮上船回杭州,相約下次杭州再會——

傍晚,張原兄弟三人收拾好行裝,準備明日一早啟程,張岱問張原:“介子,要不要派人去東佘山告知陳眉公一聲,就說我等明日啟程,若眉公女弟子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