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一章 射蟬,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萼,此番再見自是甚歡——

張原招呼範文若一起用酒飯,說道:“真是巧遇,竟在這裡遇到範兄。”

範文若笑道:“我是特意從長洲來青浦訪賢昆仲的,若不是在岸邊遇到王微姑娘,差點就錯過了。”

張萼忙問:“範兄認得那王微姑?”

範文若道:“三位與美人同舟,卻不知美人來歷嗎?”

張原道:“陳眉公託我兄弟讓她搭船同去南京,她是眉公的女弟子。”

範文若點點頭,說道:“王微是南京舊院幽蘭館馬湘蘭的養女,能詩善畫,自去年以來豔名大著,已與舊院名姬李雪衣齊名,據傳尚未梳攏,依然完璧,年初有徽商欲以千金為其梳攏遭拒,與其假母馬湘蘭一樣頗有俠氣。”

張岱道:“果然是曲中女郎,也的確是才女,今之薛校書也。”

範文若來見張原不是談王微的,話鋒一轉,說道:“介子賢弟,你這回名聲要傳到京師去了——”

張原道:“慚愧,弟只是不忿董氏胡作非為,這才與松江諸生一道控告董氏,現在惡名遠揚,實非弟所願。”

範文若笑道:“何至於此,既愚兄所見所聞,對於介子賢弟在華亭所為,譽多毀少,所以介子弟無須憂慮,世間本無求全之譽,名聲顯揚,謗亦隨之,這都是免不了的。”

張萼道:“範兄說得是,董其昌半死不活了,怕他怎的,來來,喝酒。”

範文若問此番倒董經過,張原除了沉船撈箱,其他事都一一說了,範文若嘆道:“我在蘇州也聽聞董玄宰的兩個兒子為害一方,卻未想到竟敢逼死生員,還想焚屋來構陷諸生,這真是多行不義終自斃了。”

觥籌交錯,酒食過半,範文若笑道:“去年我曾想邀介子賢弟入我拂水山房社,今日方知介子賢弟更有大志向,翰社初立,名聲已遠勝拂水山房社了。”

張原直言道:“範兄,你我交情匪淺,我就直言了,我這次本就打算去蘇州拜訪範兄,為了就是翰社之事——”

範文若含笑問:“是要讓拂水山房社併入翰社嗎?”

張原笑道:“知我者,範兄也——若範兄不肯,在下也絕不敢多言,我們以後依舊是好友。”

範文若道:“我想問一句,可否既參加拂水山房社,又參加翰社?”

張原道:“當然可以,翰社包容並蓄,不會有門戶之見,只要肯遵守翰社三大規條,就可以入社。”當即將翰社三規條說給範文若聽。

範文若道:“拂水山房社是否併入翰社,這個我作不得主,需要社中同仁共議,但我可以先加入翰社。”

張原笑道:“範兄已經是舉人功名,加入翰社真是屈尊了。”

範文若笑道:“好險,我今年高壽三十有五,若是明年,就不能加入翰社了。”忽問:“不會明年就因超齡把我革除出翰社吧?”

張原、張岱、張萼都是大笑,張原道:“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範文若又問了一些豫園雅集的事,得知明年三月間將在山陰舉辦翰社社集,喜道:“那我是必來的,那將是一場盛會。”

因為天氣炎熱,張原等人午後就沒有繼續趕路,要在朱家角鎮歇一夜,明日一早再啟程——

黃昏時分,張原與範文若在漕河邊散步,張原想起一件重要的事,他在青浦問了幾個生員都無人知道,張原問:“範兄,我有一事向你打聽——”

範文若道:“知無不言。”

張原道:“原遼東總兵杜松罷職歸鄉,現在是否住在崑山?我有一健僕想從軍,我想託在杜總兵門下。”

範文若道:“這個杜總兵我聽說過,他是崑山人,但遷徙去了延安衛,他是將門出身嘛,也就是軍戶,高階軍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