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一章 射蟬,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百四十一章射蟬

午時末,船到了薛澱湖,張原一行在湖東岸的朱家角鎮用午飯,王微不肯下船,只讓姚叔去買了一些酒食蔬果在船上吃,酒肉都是姚叔和那披髮小僮食用,王微讓小婢從行李中搬出一個紅泥爐,引火燃炭,用一個瓦缽煮青浦粳米粥,王微親自掌勺,炒了一盤苦瓜和一盤青藕,兩樣小菜,一缽粳米粥,這女郎飲食很簡單,講究的是鮮潔乾淨。

王微吃了兩小碗青浦粳米粥,漱口淨手,取一卷《隱秀軒詩》在篷窗下閱讀,《隱秀軒詩》就是竟陵鍾惺的詩集,王微讀了一首“亭皋木葉下”,輕誦道:“如何故人影,更作霜天別,是夕燈外菊,同心照遲暮。”越覺得清秀可喜,對張原先前對鍾惺的批評更不以為然了,很想再與張原辯論一番——

午後時光悠長,浪船泊在漕河邊柳蔭下,水面風來,也不覺得暑熱,這船上除了兩個留守的船工外,就是王微四人,其他人都去岸上用餐了——

王微讀一首詩,諦思片刻,看岸邊柳枝低垂,輕點水面,很是清靜,卻有兩隻蟬驟然鳴叫起來,此起彼伏,聒噪不已,王微擱下手中詩卷,說道:“薛童,取彈弓來。”

薛童便是那個眉間有痣的披髮小童,趕緊取了一把牛筋彈弓,還有一袋挑選好的小石丸,送到王微面前,王微覷準柳樹鳴蟬,彈弓皮筋一響,那隻正叫得起起勁的蟬叫聲戛然而止,柳葉簌簌,一隻黑蟬落到岸邊地上,折騰幾下,不動了。

還有一隻蟬,許是被這女郎的彈弓之技嚇到了,噤若寒蟬,無聲無息。

薛童讚道:“微姑打得好準。”

王微將彈弓交給薛童,說道:“和薛婆婆相比,差得遠了。”

正這時,聽得欸乃聲響,一條丈八小舟在浪船邊靠岸,見一個三十多歲、身穿玉色直裰計程車人上了岸,說道:“在這裡用些茶飯再去青浦。”

王微聽這聲音有些耳熟,抬眼看時,認得是蘇州範孝廉,幾年前到過南京舊院“幽蘭館”訪她假母馬湘蘭,那時她才十三歲,範孝廉是受蘇州王穉登之託給馬湘蘭送來其新作傳奇《彩袍記》,王穉登是馬湘蘭傾心的才子,不過那時已過年七旬,白髮蒼蒼了——

王微最喜交遊,喚道:“範孝廉,小女子王微這廂有禮了。”

岸邊的範文若轉過頭來,見那艘浪船篷窗露出一個美貌女郎上半身,言笑晏晏,範文若覺得面生,一揖道:“小娘子認得長洲許文若嗎?”

王微道:“三年前在金陵舊院幽蘭館,小女子聆聽過範孝廉的清言。”

範文若略一回想,恍然道:“哦,你是王微姑娘——姑娘緣何在這裡?”

王微道:“小女子訪雲間陳眉公,現搭船回金陵。”

範文若“哦”的一聲,說道:“王百穀先生前年也仙逝了,才子名妓化蝶而去了。”

王微黯然道:“是呀,我養母一生痴戀百穀先生,臨終猶誦百穀先生寫給她的詩。”

範文若忽然想起一事,問:“王微姑娘從佘山來,可知山陰張介子還在青浦否?”

王微訝然道:“範孝廉與張介子相公是舊交嗎?”

範文若道:“張介子是我好友,我在長洲聽聞他與董翰林——聽聞他在上海豫園大會松江諸生,特意趕來相會,就怕錯過了。”

王微笑道:“那真是巧了,這就是張介子相公的船,介子相公要去南京國子監求學,說了順道要去蘇州訪友,卻原來就是範孝廉嗎,真是巧極。”

範文若大喜,忙問:“張介子現在何處?”

王微道:“在鎮上酒樓用飯,範孝廉到船上等嗎?”

範文若道:“我自去鎮上尋他。”帶了一僕一僮往鎮上去,在東市一家酒樓見到了張氏三兄弟,範文若去年在山陰見過張岱、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