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六章 童年的承諾,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僕,比張瑞陽還年長几歲,隨張瑞陽在開封一待就是二十年,年老思鄉,這次張瑞陽決定辭了周王府的事回紹興,符成也是歡欣鼓舞——
又有兩個人過來向張原見禮,一個是符成的兒子符大功,二十七、八歲,另一個張原沒見過,是個年約二十歲的健僕,叉手道:“小人來旺見過少爺。”
張瑞陽道:“來旺是北地人,是我在周王府的長隨,此番我辭官回山陰,來旺定要追隨。”
來旺道:“掾史長仁義,小人多蒙照顧,自願為張家奴僕。”
張萼笑道:“這來旺名字和來福好似兄弟,這下子好了,來福又來旺,介子平步青雲誰也攔不住啊。”
張瑞陽正待問來褔是誰?武陵跑過來道:“少爺,轎子僱好了。”向張瑞陽磕頭。
符大功捏了捏武陵的細胳膊,笑道:“小武,你和三年前比沒怎麼長大啊,你看少爺,都那麼高了。”
張瑞陽乘轎,張原扶著轎,一邊走一邊回答父親的問話。
張瑞陽三年沒看到兒子,兒子個頭比他還高了,兒子第一次參加科考,竟然縣試、府試、道試三案首,真如做夢一般,他們東張風水大發了——
張瑞陽問了家裡的情況、張原訂婚和張若曦的情況,張原一一作答,張瑞陽極是欣慰,嘆道:“為父今年五十有三,勞碌大半生,如今終於可以安心歇歇了。”
張原聽了父親的感慨,不禁感動,父親這麼多年在外謀生活也真是辛苦,父母雙親雖說成婚三十年,但真正在一起的日子卻並不多,說道:“母親也一直盼著這一天呢,以後你二老可以在一起頤養天年。”
張瑞陽“嗯”了一聲,把手覆在兒子扶轎槓的手背上,拍了拍,反覆道:“為父真是快活,真是快活。”目視東邊天際初升的明月,語氣放緩,悠悠道:“猶憶我兒六歲時,那年為父從開封回來在家待了四十日,中秋節後離開山陰北上,你跟著若曦還有你母親送為父到八字橋,你梳著沖天鬏,牽著我的袍角不讓我下船,我說待你考上秀才爹爹就不用再出外謀差使了,你就說你昨日就去考,考上秀才讓爹爹待在家裡享福——那時你連昨日、明日都分不清,哈哈。”
張原的眼睛溼潤了,母親在他透過道試那天夜裡也對他說過這件童年趣事,這似乎是每個受父母寵愛的孩子都會有的承諾,承諾長大了對父母如何如何,兩世的張原都曾對父母說過這樣的承諾,這一世父母雙全,豈能不珍惜!
張岱道:“五伯父,介子的學業得到了會稽王季重先生、杭州黃庸寓先生,還有焦太史的指點,都是名師大儒,明年杭州鄉試,五伯父等著好訊息就是了。”
張瑞陽心中快活,口裡道:“還要戒驕戒躁,努力勤學才是。”便考問了張原幾句四書義理,張原中規中矩地回答——
後邊的張萼偷笑,心道:“五伯父還不知道他這兒子現在是何等人物,還當介子未啟蒙啊,拿這麼低淺的四書題考介子,豈不讓焦太史、顧祭酒他們笑掉大牙。”悄聲問符成:“符叔,五伯父長年在外,就沒納個妾?”
符成“嘿”的一聲,說道:“這可不是老奴敢多嘴的——”
張萼一聽,心道:“有戲。”道:“符叔,和我說說,我送你一件羊裘。”
符成搖頭道:“家老爺為人端謹,與家裡的奶奶甚是恩愛——”
張萼打斷道:“再怎麼恩愛,又沒在一起,五伯父客居在外沒個女人侍候怎麼行。”
符成道:“原先不是有一個嗎,就是***陪嫁丫頭英姑,家老爺四十歲那年再赴開封時,奶奶就讓家老爺把英姑帶去照顧起居,那年英姑已經二十三歲了,唉,英姑命薄,等不到還鄉這一日,五年前就客死開封了。”
張萼“哦”的一聲,說道:“那介子可比五伯父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