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七章 景福宮之變,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啞女的眉目神態,因為已經先有了猜想,這時細看,這啞女宛然仁穆王大妃的影子,真好比石破天驚,鄭仁弘心頭巨震,聯想起張原救治舞女具喜善以及與金處士交往等等可疑事蹟,鄭仁弘身子微顫,他意識到張原與廢妃一黨勾結,極可能對光海君不利——
在鄭仁弘與金處士說話時,張原放緩腳步回頭看了一眼,此時此刻,張原警惕之弦是緊繃的,只一眼就看出鄭仁弘眼裡的狐疑和接踵而至的震驚,難道是鄭仁弘認得貞明公主?
若此時鄭仁弘叫嚷起來,綾陽君李倧想領著平山都護府的一千兵馬衝進漢城撥亂反正就很難了,朝鮮極有可能陷入內戰——
當機立斷,張原搶步一把扶住鄭仁弘腋下,十指用勁,猛掐鄭仁弘,一面大聲道:“不好,鄭判書突發疾病,金處士,快來給鄭判書醫治。”
鄭仁弘年已六旬,瘦弱乾癟,被張原這麼猛掐軟腋,痛得哇哇大叫,張原伸腿一絆,又把鄭仁弘絆翻在地,一邊的王宗嶽瞧出蹊蹺,過來伸手對著鄭仁弘胸口按了按,鄭仁弘頓覺氣促聲喘說不出話來,貞明公主麻利地抽出一根四寸長的銀針,從鄭仁弘胸口刺入,鄭仁弘舌根僵硬,說不出話來——
那金處士這時也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蹲下身道:“讓我來為鄭判書診治。”
堂堂朝鮮國議政府左議政鄭仁弘在張原、王宗嶽、貞明公主、金處士的輪番折騰下昏迷不醒,因為事起倉促,絕大多數人根本沒瞧清是怎麼一回事,只見金處士在為倒地的鄭仁弘診脈,都以為是鄭仁弘突發疾病。
綾陽君李倧過來看了看鄭仁弘,皺眉道:“鄭判書或許是中風了。”對張原、阮大鋮道:“兩位天使,鄭判書自有醫官救治,安平君殿下即將出城,莫再耽誤,這就出發吧。”說話時,仔細觀察柳西崖、禹煙等朝鮮官員的神色,若有異常,他就要命令李貴的軍士拿下,這時已是圖窮匕見的時候了,當然,若能再拖延一會自是更好。
柳西崖、禹煙等人並未起疑心,都急著去迎候安平君,簇擁著張原出了接官廳,或騎馬、或乘車、或步行,往八里外的興仁門而去。
行出三、四里,遙遙聽得鼓樂聲,張原騎在栗色大馬上,取出白銅千里鏡望去,只見興仁門擁出一隊隊旌旗儀仗,綵棚、香亭絡繹而出,安平君李祬就要出城了。
張原回頭看看,平山都護府李貴的一千軍士早已一分為二,有六百軍士在李貴的率領下繞到北義門,將由北義門闖入漢城,直奔景福宮擒拿光海君,其餘四百軍士由李倧率領由興仁門入城,而在城中,已有李倧安排的人手接應——
安平君的鼓樂儀仗漸行漸進,大明使團也迅速迎上,張原與綾陽君李倧策馬在前,就見對面十丈外一輛華麗馬車停下,下來一個清秀少年,頭戴翼善冠,身穿青鍛蟒袍,由內禁衛大將柳東溟陪著向張原這邊迎來。
李倧向張原點了一下頭,表示那少年就是安平君李祬,二人也下了馬,向安平君李祬和柳東溟行去,鼓樂聲忽止,那邊李祬已經躬身施禮,朗聲道:“小邦末臣李祬恭迎天使。”
在張原和李祬見禮之時,李倧對柳東溟道:“柳大將,兩位天使有感於我王意誠、安平君郊迎,已願意入城居慕華館,擇日行冊封大典。”
柳東溟聞言大喜,即上前對張原、阮大鋮致謝,說城郊禮儀難備,請天使進城入住慕華館,張原稍微矜持了一下,就同意進城。u張原一行順利進入興仁門,那四百平山都護府的軍士也一道進了城往慕華館行去,柳西崖終於察覺情況有異,有一隊軍士一直把他和禹煙等人與大明使團阻隔開,他想策馬過去與兄長柳東溟說句話,那些軍士竟不讓路,柳西崖揮鞭斥罵,那些軍士只不理睬。
陪在張原身邊的柳東溟也看出不對勁,對那些平山都護府的軍士大聲道:“天使已平安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