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七章 景福宮之變,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更衣,屆時親至城外與安平君殿下相見。”

禹煙聞言甚喜,趕忙回成均館稟知柳東溟和鄭仁弘,鄭仁弘譏笑道:“我聞大明有俗語云‘有錢能使鬼推磨’,信然。”

柳東溟趕回城中佈置禁衛親軍保護安平君出城,其餘香亭、龍亭、儀仗、鼓樂昨夜就已安排好,都是可靠之人,絕不允許再出現黃海道那樣的意外。

接官廳中的張原沐浴後換上蟒袍、繫上玉帶,阮大鋮過來見到張原蟒袍玉帶的鄭重模樣,奇道:“賢弟,這是皇帝賜你主持冊封朝鮮世子大典的禮服,為何今日就穿戴上了?”

張原道:“今日第一次見安平君,莊重一些為好——集之兄,我有一事要告知你,昨夜平山節度使李貴手下軍士巡邏時抓獲了幾個建州女真人,竟是奴爾哈赤的信使,奉命來見光海君的,光海君賞賜了禮物並有給奴爾哈赤的回書。”說著,把從納蘭巴克什那裡搜到的那封回書遞給阮大鋮看,這回書有朝鮮承政院的印鑑。

“竟然有這等事!”阮大鋮大為震驚,匆匆看罷書信,恨恨道:“光海君陽奉陰違,竟與奴酋書信往來,看來我們只有奉詔歸國了——賢弟卻為何還要禮服冠帶去見那安平君?”

張原道:“當面揭露其忘恩負義之行,方不墮我大國威嚴。”

阮大鋮有些擔心道:“若光海君惱羞成怒又該如何?”

張原笑道:“集之兄擔心光海君一不做二不休囚禁甚至殺害我們嗎?”

阮大鋮見張原有揶揄之意,麵皮一熱,說道:“諒那光海君也沒有這個膽量——”

忽有錦衣衛校尉進來稟道:“張大人,瞽者金處士求見?”

張原心道:“金世遺,來得正好。”出廳相迎。

金處士竹杖敲地“篤篤”地進來了,他方才已經見過綾陽君李倧,知道了納蘭巴克什就擒,甚喜,與張原密談半晌,便去見貞明公主,隨後與貞明公主和具喜善一起來向張原告辭,準備悄然入漢城。

張原道:“不爭這一刻,待我見過了安平君再入城不遲。”

金處士知道功成在此一舉,點頭道:“那草民就隨侍大人左右。”

正辰時,綾陽君李倧和禮曹判書鄭仁弘、參判禹煙來到接官廳,說安平君殿下已經離開景福宮,請張原、阮大鋮兩位天使準備相見。

鄭仁弘瞥眼看到張原身邊笠帽白衫的貞明公主,覺得有些眼熟,悄聲問禹煙,禹煙道:“這是金處士的女弟子,又聾又啞,得了金處士真傳,頗精醫術,自平壤便一直跟在張大人左右。”

鄭仁弘心道:“這啞女看到我為何流露痛恨之色?”

貞明公主察覺鄭仁弘留意到她,趕忙低頭,眼淚在眼眶裡打轉,拳頭緊握,指尖刺得掌心疼痛卻難消內心的憤恨,三年前就是這個鄭仁弘奉光海君之命入宮杖責她母親仁穆王大妃,當時她撲到母親身上替母親遮擋,被這鄭仁弘一腳踢到一邊,暈厥過去,從此之後,她就變得不能說話了——

張原也看到貞明公主神色有異,這時也無暇詢問,對李倧道:“殿下都準備好了嗎?”

李倧躬身道:“都已準備停當,請兩位天使出門登車。”

鄭仁弘心下狐疑不爽,張原這時在眾人的簇擁下已向大門外走去,鄭仁弘看到張原身邊跟著個竹杖探路的瞎子,他認得這是金處士,知道金處士是已廢仁穆王大妃的遠親,心裡陡然一驚,想起三年前貞明翁主暴病而亡的傳言,便快步追到金處士身後低聲道:“金處士,別來無恙?”

金處士目不能見,聽力極其敏銳,立即辯出這是鄭仁弘的聲音,轉身執杖拱手:“有勞鄭判書掛問,草民命賤,至今未死。”

鄭仁弘看到金處士身畔的那個美貌啞女也停下腳步,清亮的美眸冷冷瞪視他,鄭仁弘近在咫尺審視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